第31部分(第1/5 頁)
“彈片在腿內未取出來,傷口裡已發炎化膿,破傷風了。”
“不要緊吧?”羅華生問道。
“不及時採取措施,就有生命危險。”
李醫生這麼一說,胡炳雲才知道自己腿傷這麼嚴重,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了。羅華生用徵詢意見的口氣說:
“敵兵跟在屁股後面攆,每天都是急行軍,你的傷勢這麼重,是不是留下來在老鄉家養傷,傷好後再想辦法找部隊?”
聽了羅華生的話後,胡炳雲問李醫生:
“我的傷還有辦法治嗎?”
他說:“還可以想辦法。”
胡炳雲於是對羅華生說:“我歷經艱辛才當了紅軍,如今又是毛主席親自率領我們奔赴陝甘根據地,我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決不離開紅軍,就是死,也要死在北上抗日的路上。”
羅華生見他決心如此堅決,就和李智廣商議了一下,說:
“那好吧,你不願留下來養傷,那就邊治療邊隨部隊行動吧。”
李醫生立即開啟藥箱,為他清洗和處理傷口。此時藥品奇缺,李智廣雖是團衛生隊的副隊長,主要是為團首長治療,但身上揹著的藥包裡常常也只有一點酒精、蘇打水,有時可能有一些從敵人手裡繳獲的雲南白藥。誰負了傷就往傷口上撒一點,然後用繃帶紮起來。幸運的是,這次他的藥箱裡還有兩支治療破傷風的針劑,這僅有的兩支針劑是專門留給團首長備用的。為了救胡炳雲的命,他破例為他注射了一支。打完針後,他用刀片把胡炳雲的傷口割開,膿水立即從裡面流了出來,他再用鉗子伸進去把彈片夾了出來,用鹽水清洗後就拿紗布包好了。
由於沒麻醉劑和止疼片,儘管李醫生動作也很麻利,但還是疼得胡炳雲渾身冒汗。
李醫生把胡炳雲的傷口處理好後,羅華生也放心一些了。臨走時,他對胡炳雲說:
“今晚好好休息,彈片取出來了,針打了,你的傷會慢慢好的,但明早部隊又要出發了,你這個樣子怎麼能自己走呢。我有頭騾子,乾脆送給你騎吧。”
“你的騾子就是不騎,也要拖行李呀!”胡炳雲說。
“我的行李也一起送給你,我跟著部隊走。等你傷好後,再把騾子還給我。”
結果,他一回去,就叫馬伕把行李和騾子一起給胡炳雲送過來。
為了便於對傷口及時檢查和治療,李智廣又讓胡炳雲轉到團衛生隊來住。於是,胡炳雲就騎著羅華生借給他的騾子,跟隨大隊人馬一起往前走。
這樣,他騎著騾子走了4天,傷口才慢慢好起來。後來,胡炳雲說:“打了六七年的仗,才負次傷,沒想到它害我差點被丟在路上,幸虧羅華生借我匹騾子,救了一命!”
5。楊成武慧眼識才,胡炳雲降級
1935年10月,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結束了長征。
在套潼稍作休整時,大隊政委楊成武得知胡炳雲傷口己愈的訊息後,特地來了看望他,一見面就說:“炳雲,前段時間你腿上有傷,行動不太方便,有仗打不上,憋壞了吧?”
“可不是嘛!看著我們大隊接連打了幾個大勝仗,我是既高興又著急呀。”
“著什麼急?仗有你打的。”楊政委說。
“那好呵,政委你看,我這傷可是完全好了,又可以上戰場了。有什麼艱鉅任務,就交給我們連吧,保證完成任務。”
楊成武看著胡炳雲,說:“你呀,是個打仗的料子,就改行做軍事工作吧。我看,你最適合的,還是做軍事工作。”
胡炳雲說:“政委,我在家是個窮孩子,出來當兵時啥也沒有,參加革命後入了黨,還當了幹部。我服從黨的安排,只要黨認為我能幹好什麼,那我就幹什麼,無論幹什麼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