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第1/2 頁)
另外還有盯著杜府的錦衣衛探子也查到了些線索,雖然杜謙仁自回京之後便閉門不出,謝絕見客,看起來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但實際上,杜家的管家,每日都會趁出府採買的機會到一固定的茶樓秘密與一人見面,而那人,就是如今的內閣首輔兼戶部尚書吳則敬!
顧憫敏銳地察覺到,這些人暗中勾結在一起很可能是在秘密謀劃著名什麼大事,皇帝御駕回宮在即,他們終於是按捺不住,要出手了。
顧憫把錦衣衛這邊探查到的情報壓下來,沒有上報給郭九塵,還是像上次那樣轉達給了凌青蘅,讓凌青蘅去行宮跟皇帝稟告。
他差不多已經肯定凌青蘅就是舒家後人,所以值得信任,而他因為表面上還得裝作效忠郭九塵,有些時候不宜親自出手幫皇帝,免得引起郭九塵的懷疑。
他在明,凌青蘅在暗,讓凌青蘅出面提醒皇帝,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上次因為花萼樓裡的事,讓凌青蘅看清了沈映的心計後,對這位心機深重的皇帝產生了一些忌憚的心理,但這次的事可能事關國祚,在沒有下一個可以擁護的明君出現之前,他還是會選擇幫沈映穩住皇位。
誰讓徐家的後人,對當今聖上深信不疑呢?
凌青蘅蒐集到這些情報後,馬不停蹄地前往行宮,將所有情報都告訴了沈映。
沈映聽完,當即便意識到了他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京城的局勢已經變得波瀾詭譎起來,但他也沒有感到多少意外。
早在他知道馮太妃岐王母子裝瘋賣傻矇蔽劉太后之後,他便有預感,這對母子絕對不會甘心屈服在劉太后的淫威之下,而他們要想從劉太后手底下翻身,除非熬到劉太后駕鶴歸西,否則就必須得幹票大的。
而杜謙仁想東山再起也早在他意料之中。
杜謙仁是因為他兒子杜成美犯了科舉舞弊案,所以主動辭去了內閣首輔之職,相當於引咎辭職,並不是因為自己犯事被罷官免職,而他多年經營培植的那些黨羽,大部分也沒有受到株連。
其實當初,沈映也是有心放杜謙仁一碼,沒有將杜黨在朝中的勢力全部剷除乾淨,否則放任郭九塵一人獨大,對他奪回大權來說,也是大大的不利。
只是那位曾經被他鄙夷為「牆頭草」的戶部尚書吳則敬,倒是令他不禁刮目相看。
吳則敬是杜謙仁一手提拔才坐到次輔這個位置,他本來以為杜謙仁倒臺後,吳則敬是真的見風使舵投靠了郭九塵,現在想來,到底是他年輕了,沒有這些宦海沉浮幾十載的老狐狸會玩。
既然已經知道,吳則敬和杜謙仁暗中有往來,那也就是說,吳則敬其實還是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杜謙仁忠心耿耿,他表面上投靠郭九塵,應該也是杜謙仁授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首輔之位繼續把控在杜黨手中。
沈映在心裡暗暗冷笑,他就說嘛,杜謙仁汲汲營營一輩子,好不容易坐上的首輔之位,怎麼可能甘心就這麼拱手讓人,原來是假裝辭官,實際上韜光養晦去了。
經過杜成美的教訓,杜謙仁應該也是看出來了,繼續依靠太后,那他就永遠只能是太后身邊的一條狗,一旦沒有利用價值,便可隨意被丟棄。
所以,要想真正成為人上人,只有將大應朝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而扶持一個新君繼位,便能將那些阻擋他登上權力巔峰的障礙將全部掃除,比如劉太后,比如郭九塵,當然還有他這個劉太后扶植上位的傀儡皇帝。
至於這個新君,哪裡還有比岐王更合適的人選,馮太妃和岐王,一對孤兒寡母,孃家權力也不大,只要扶持岐王登基,那將來他杜謙仁便可仿照齊桓公魏武王之流,挾天子以令諸侯!
於是杜謙仁、馮太妃,以及因為想娶長公主卻反而被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