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老將軍重返軍界,龍耆城補缺都尉(第1/3 頁)
這天,到太守府辦完差,枝陽縣縣丞皇甫酈帶著枝陽縣縣長楊瓚來訪韓府,韓遂迎進客廳。
楊瓚自介紹是弘農華陰楊氏家族的,韓遂眼一亮,問楊瓚可識楊彪。
楊瓚道:“吾來金城赴任枝陽縣縣長之前去洛陽楊府拜見過族兄文先(楊彪)。
兄嫂還託吾帶信給汝,吾一直忙於熟悉枝陽縣公務,故直到本日才來訪送信。”
說完從懷裡取出書信交給韓遂。
韓遂接過匆忙一看,信中內容袁琇說夫君楊彪從侍中外放任京兆尹了,不久將搬到長安居住,並託韓遂照顧楊瓚。
信中提到楊瓚弟楊懿現任幷州上郡定陽縣縣長,又附有長安楊府的地址。
韓遂吃驚不小,一是京兆尹乃管轄長安縣城在內十縣的郡守;二是定陽乃殷華太守的家鄉。
韓遂忙合上信對楊瓚說:“楊令君兄嫂乃吾友太學同窗袁公路(袁術)之妹,吾從弟在袁府讀私塾多蒙彼關照。
令兄嫂託吾多幫助令君,此乃吾理所應當為之的。
楊令君遇到未解之難處,如有需要,吾韓家定當出力。”
楊瓚笑道:“原來是這層關係。皇甫君也不是外人,那吾就不客氣了。此來有一事相托。”
韓遂道:“請講。”
楊瓚道:“枝陽縣縣尉趙延乃中常侍趙忠弟,一直想擠走吾,取吾而代之當枝陽縣縣長。
趙忠乃僅次於曹節的第二號大宦官,多次來信給殷太守,催逼太守考核吾不合格,吾楊家得罪不起。
吾一旦被考核為不合格,就很難在官場立足了。
故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金城謀一個與縣長同級的官位,把枝陽縣縣長一職讓給趙延,這樣吾族兄京兆尹一屆任期可保住。”
韓遂問:“可有好位置可選擇。”
楊瓚道:“恰有一個空缺,金城西部臨羌縣龍耆城西部都尉一職空缺。
這個職位需要護羌校尉、金城太守、涼州刺史的三方認可的人選,由護羌校尉報太尉府後定。
但伶徵是牙門將暫代理著護羌校尉,伶徵是段將軍的部下,段家與宦官關係好,而吾楊家與宦官關係緊張。
故需要向朝廷推薦一位護羌校尉。”
韓遂問:“軍界可有合適的護羌校尉人選?”
楊瓚看了坐一旁的皇甫酈一眼,笑道:“涼州三明之皇甫威明(皇甫規),現任弘農太守。
皇甫君提到過皇甫老將軍想念軍界的生涯。但這話吾和皇甫君都不便向太守提。”
韓遂鼓掌笑道:“吾知二位來意,由吾去和殷太守說,由殷太守向朝廷舉薦皇甫老將軍。
有皇甫老將軍出馬任護羌校尉,吾涼州無憂矣。
有楊兄鎮守龍耆城,則燒當羌及北三羌則不敢妄動了。吾定會全力舉薦。”
楊瓚和皇甫酈謝過韓遂。
韓遂留二人小宴,又商議了具體細節後,送二人回允吾置(驛站)安歇。
次日,韓遂忙完戶曹府的公務,喊來東起和拓跋銀駕車去見太守。
殷華問明韓遂來意,沉默許久才開口對韓遂道:“室內只汝吾二人,爾敢說敢做,對友坦誠無城府,故吾實不相瞞,和爾敞開談談。
要推舉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老將軍,就不得不同時考慮另二明,張奐和段熲兩位老將軍。
皇甫規現為弘農太守,爵位為壽成亭侯。弘農郡治所在弘農縣。
張奐將軍把家族只申請遷往弘農華陰,而不去其它處,實為與弘農華陰楊氏巨族結友。
張奐家族初到華陰縣,連土地都沒有,是楊家轉讓了部分田產。
張奐將軍不受宦官籠絡,無官職在家教書,有楊家的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