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隆慶中興 > 第264章 力壓群意欲南行(二)

第264章 力壓群意欲南行(二)(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大唐:九五至尊三國之開局被捆到劉備軍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一條路要走多遠才會是盡頭從特種兵開始融合萬物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驚世駙馬爺,他醫手遮天無敵縣令:從替哥哥入洞房開始重鑄漢骨行走在元朝末年穿越李自成,親手終結大明和大清

說完了正事,朱載坖就提起了自己想去南京的事情,之前朱載坖也曾經和講官們說過此事,甚至和李春芳隱晦的提及過此事,但是李春芳當時明確的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這次朱載坖再度提及此事,就是想講官們給他出出主意,高拱原本以為朱載坖之前只是一時興起,沒想到現在朱載坖還記得此事。

一眾講官們紛紛勸阻,高拱說道:“殿下,且不說陛下肯定不會同意此事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殿下如今身系國本,一動而天下皆危,斷不可行此險事。”

李春芳等人也都不同意朱載坖去南京,在他們看來朱載坖的這一想法無異於異想天開,國初之時確實有太子守南京的傳統,但是實際上也只有仁宗宣宗兩位皇帝執行了太子守南京的政策。而且這兩位都是有特殊情況的。

仁宗是因為那會北京還沒有營建完畢,成祖又經常親征蒙古,仁宗作為太子監國,在南京方便籌措糧餉軍需,供應大軍。

宣宗則是因為當時南京屢次發生地震,而且仁宗也想還都南京,所以派宣宗到南京去幫助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並拜謁孝陵。

自從英宗起,大明的太子或者儲君就從未踏出過京師一步,朱載坖此時想往南京去,未免有些過於天馬行空了,所有的講官都不同意。

李春芳急道:“殿下難道忘了漢逆之事了嗎!”

朱載坖當然知道李春芳說的是什麼,漢王朱高煦驍勇善戰,在靖難之役中立有大功,被自己老爹朱棣劃了個大餅:勉之,世子多疾。從此誕生了篡位的想法。

但是成祖最終沒有廢仁宗的太子之位,但是隨著仁宗駕崩,此時太子朱瞻基遠在南京,朱高煦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仁宗即位十月而駕崩,奪嫡失敗的朱高煦仍野心不死,在封地樂安州招兵買馬,企圖攔截皇太子朱瞻基北上繼位,而自己趁亂奪權。仁宗張皇后採取果斷措施粉碎了朱高煦的陰謀, 朱瞻基順利入京即位。

後來朱高煦再次叛亂,被宣宗御駕親征粉碎了。

李春芳此時提出此事,就是想告誡朱載坖,一旦遠離朝廷中心,萬一發生什麼事,朱載坖根本無力解決,一旦錯失良機,悔之晚矣。

對於李春芳所言,朱載坖不是沒有思考過,藩王作亂的可能,朱載坖認為不太現實,現在的大明藩王,手上根本沒什麼兵力,在地方橫行霸道尚可,但是起兵造反,他們還真沒這個本事。

朱載坖說道:“當今天下安定,聖天子在朝,況且陛下龍體康健,能有何事?”

高拱說道:“殿下,以秦始皇之赫赫武功,猶不免博浪之危,蘭池之險,殿下何得如此輕忽?”

李春芳就比較現實,他直接問道:“殿下,去南京,何能為也?”

說白了李春芳對朱載坖去南京根本就不能理解,他認為朱載坖去南京,也只不過見識一下,南京的風物,秦淮的煙月,還能怎麼辦呢?現在一切權力都操之於上,嘉靖不給他權力,南京的官員們只會把朱載坖高高供起來,而不會真的聽命於他。

別說朱載坖只是親王,就是朱載坖是太子,恐怕這事也不行。李春芳更加擔心的是,這事傳出去,會極大的影響朱載坖的政治聲譽,因為大明之前出了一個武宗,就是喜歡四處遊玩,把群臣搞得無可奈何,心驚膽戰的,臣子們可不希望再弄出一個武宗皇帝來了,如果朱載坖還未繼位,就有這種想法的話,一旦為景王所知,一定會藉此機會大做文章。

李春芳就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了,其他的講官們也紛紛勸阻朱載坖,在他們眼中,朱載坖想去南京這件事情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他們根本不能答應,陳以勤問道:“殿下去南京,所為何事呢?”

朱載坖說道:“孤想祭祀孝陵。”

講官們對朱載坖的這個理由根

目錄
炮灰女一身反骨,沙雕捉鬼贏麻了從美漫世界開始當怪盜甦醒的秘密人人都說我是死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