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5 頁)
去接他,她做的可是紅薯粥,這一跑一蕩,沒準就沒有了。
蘇蘭接到了弟弟,打發他回去後,又喊了宋二郎過來吃飯。
竹條編的飯籃子開啟,油渣蓮白、骨頭肉炒青椒、一盤土豆絲、一盤炒莧菜,一盆子大白饅頭、和一盆子粥。
蘇蘭一一把菜擺好。宋二郎倒了水罐裡的水洗了手,又用布巾擦了頭上的汗水,坐下來就拿了一個饅頭咬了一口。
蘇蘭盛好粥遞給他,他接過喝了一口,然後又把饅頭撕開一條口子,夾了菜塞在裡面,接著便豪吃了起來。
這個時辰,附近的人家也已經送了飯過來,紛紛到了大青樹下吃午飯。
村人們一邊吃飯,一邊閒聊兩句,偶爾還你嚐嚐我的菜,我嚐嚐你的菜。其中,蘇蘭做的菜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不過他們都很有分寸,嘗一嘗味道後便不動筷了。
就有嘴饞了的,也被自家婆娘教訓了幾句,如‘是不是嫌棄她做的飯’之類的。男人們聽了,大多都一邊誇自家婆娘飯做得好,一邊猛刨飯菜。
蘇蘭的飯菜在別人看來確實很豐盛。今年穀子才得了一個好收成,現在又忙著種麥,也有不少人家弄了大白饅頭,但是兩個有肉的菜就有些奢侈了。
“二郎家的,你家的飯做的有夠好的啊……”從來都不缺酸言酸語。
蘇蘭笑著說:“哪裡,這白菜就是吃肥肉,出了油的渣子炒吧炒吧的,方能入口而已。這個骨頭肉呢,就是在骨頭上刮下來的。”
蘇蘭指著菜多肉少的骨頭肉炒青椒,肉多都的都是留在家裡,晚上吃呢。“就這點沒有肉味的肉,是三十斤的骨頭上剃下來的,沒種麥的時候,我就買了骨頭回來,頓了好幾天,刮肉也花了一下午。”
“就是這大饅頭,也是因為這回種麥,只靠當家的一人,才弄的。平日裡,是萬萬不敢這般奢侈的。”蘇蘭表示,她才分家,很窮很窮。
宋二郎也一旁也附合蘇蘭的話。他也是知道幾文錢的骨頭,能熬出幾十文的骨頭油、一鍋湯、兩盤子肉的好東西。而且這還是他媳婦教的——這種好事,宋二郎自然是不會說出去的。
“那到也是,一月能吃一回肉、一回白麵饅頭就不錯了。話說,這骨頭肉味道還行,就是一點肉味也沒有……”
蘇蘭認同點頭。她這盤骨頭肉菜如果是到了久富之家,也能稱得上新奇好吃,可是在吃肉很少的村人裡,他們最嘴饞、眼饞的便是那白白肥肥的、嚼著嘴裡各種油汪汪的大肥肉——這就是肥肉比精瘦肉貴一半,連大富人們皆用豬油炒菜,花生油、菜油是沒有錢的貧民吃的油的大慶朝。
“話說真沒想到骨頭能熬出油、又能剃肉。上回我還聽說李家嬸子也背了一揹簍的骨頭回來熬。二郎家的,你們住隔壁你一定知道吧,別說骨頭油、骨頭肉,光是那臭味,哎喲喂,也是李家嬸子忍得,熬了一天,才把它倒了……”
眾人一片哈哈大笑。蘇蘭也跟著笑,她眼角看著瞟過來的求知眼神,只道:“這熬骨頭沒別的方法,就是使勁的熬,而且也要看運氣,有時候不但熬不出油來,反倒熬得一屋子的臭氣熏天……”
蘇蘭打著哈哈。眾人也就這麼一問,也沒指望她能說——再說,就宋家的家境來說,忙活三、四天,賺個三、四文也是一項收入。相比他們,這幾年收成不錯,若有閒,不時找找縫補、洗衣的活,也比熬骨頭賺了十倍有餘。
有時候,就是這樣,不知道、不通其中,而以為沒什麼賺頭。而往往卻是那些你看不輕的小東西,賺的出乎你的意料——就如那改造的一個小勺子、發明的一個用於體育賽事加油的工具……
沒有智慧財產權的大慶朝,蘇蘭當然是誓死瞞著不露一字。
吃罷了話,男人們圍著聊天氣、聊明年的收成,女人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