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盯梢(第1/3 頁)
田曉璐是一個打扮入時的青年女性,今年三十一歲,和被害人陳某一樣來自煙海市,比陳某早五年來到平陵市打拼。
田曉璐的學歷不高,只是煙海市那邊的職業學校畢業。在老家那邊打工一年,收入不太高,這才來到機會更多的平陵市。
來到平陵市後,田曉璐在飯店裡端過盤子,在超市做過收銀員,幹過4s店的話務員,最後才去了兩人相識的專賣店做銷售。
兩人在陳某來平陵市務工後不久就認識了,最開始只是顧客與銷售的關係。
陳某去田曉璐上班的店裡買衣服,正好是田曉璐為她提供服務,兩人順手還加了個微信。
因為年齡相仿,彼此又有老鄉這一層關係,兩個人迅速地熟稔了起來,成了一對相互扶持的好朋友。
在服裝店做了三年銷售之後,田曉璐六年前成功創業,經營了一家主攻快銷品牌服飾的服裝店。
而陳某辭職創業的時候也得到了田曉璐一定程度上的幫助,主要是在選址、裝修、制定經營計劃等方面,田曉璐提出了一些前輩創業者的意見建議。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的友誼愈發深厚起來,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
根據田曉璐的描述,陳某的性格算不上外向,不過跟熟人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很放得開的。
因為性格的原因,陳某的朋友不算特別多,經常往來的就在十個人左右。
陳某平時比較愛笑,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十分可愛。這一點在問詢劉子意的時候,也聽他提起過,看來是親近的人們對陳某的一項共識。
除此之外,陳某性格之中還有一些頑固的成分,一旦真犯起倔來,誰也勸不動。
田曉璐認識陳某一共七年,見識過陳某的兩次犯倔。
一次是五年前執意從公司辭職。
陳某當時在公司裡幹得還不錯,績效提成都沒少拿。
不過在陳某起意要創業之後,老闆挽留,好幾個朋友也勸她要三思而行,結果都沒起作用。
還有一次是和劉子意在三年前冷戰過一回。冷戰的起因好像就是因為結婚一事,想要和愛人結婚的陳某被劉子意再一次拒絕,然後兩個人吵了一架。
後來是劉子意上門哄了幾次,這才在兩個月之後重歸於好。
但總的來說,田曉璐認為陳某還是一個比較好相處的人。
據田曉璐所說,這麼多年裡很少聽說陳某與他人發生衝突,至於會做到殺人碎屍這個份上的仇家那更是一個沒有。
這一點倒是與陳某的前男友劉子意、陳某花店的店員和陳某的其他朋友做出的供述相符。
他們都認為陳某在生活中應該沒有一個會想要置人於死地的仇家。
看樣子仇殺這條線基本可以從調查的方向中排除了。
同時,經田曉璐證實,被害人陳某與前男友劉子意確實於今年四月就分手了。之後,陳某找過劉子意兩次,都是想要跟他複合,不過都被劉子意拒絕了。
彼時的陳某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沉浸於與男友分手的痛苦之中,為了排解鬱結的心情,還專門找田曉璐逛了幾次街,喝了幾回酒。
陳某與劉子意的分手時間和李夢琪提到陳某前一段時間心情不好的節點正好也對上了。
這也完美解釋了為什麼陳某在那段時間的心情不太好,並且很罕見地罵了店員們幾次,失戀中的女性嘛,完全可以理解。
關於陳某的那份歐洲旅行計劃,田曉璐瞭解得要比店員李夢琪等人詳細不少。
陳某最初定下的歐洲旅行路線是途經三個國家的九座城市,這三個歐洲國家分別是義大利、梵蒂岡、西班牙,九座城市依次是義大利的首都羅馬,教宗所在的梵蒂岡小城,義大利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