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進展(第1/2 頁)
查詢手鋸品牌的第一工作小組終於比對出結果,兇手使用的應該是一款恆嘉牌的一款手工鋸。
只是這款手工鋸雖不是市面上最熱門的幾款鋸子,但銷量也不算低。
而且這玩意很多五金店裡直接有賣的,那種地方根本也沒什麼登記措施。
只能問一下銷售人員,有沒有什麼人近期重複購買過這款手工鋸,完成三個人的屍體分割,可不是一把手工鋸就能撐下來的。
雖然這個線索還是很難確定兇手的資訊,但是總算是有一個可以下手的方向。
然後張維揚的證據工作依舊如第一天一般,外出、開車、到地方之後下車挖土裝袋,最後帶回來給技術部門。
不過這項工作並沒有繼續維持很長時間,專案組很快從其他的方向上有了線索,很快就確定了屍骸上那部分泥土來自哪裡。
3號被害人雖然死亡時間最早,可能是兇手最開始行兇的時候對屍體的處理不夠細緻,所以遺留資訊最多。
更關鍵的是,3號被害人是本地戶籍。
就在張維揚第三天上午照舊外出尋找土樣的時候,3號被害人的身份透過在平陵市dna資訊庫中進行比對後,終於有了一個結果。
3號被害人名叫陳某,現年29歲,是一名經營著花店的自由職業者。屍骸衣物上的那點泥土就是從她的花店裡沾上的,這一點在取樣之後得到了確認。
3號被害人的身份確認了之後,“七·二碎屍案”的案情進展可以說是向前大大地推進了一步,至少不再是無頭蒼蠅了。
公安機關可以透過移動通訊部門調取被害人的手機通話記錄、資訊。
甚至可以透過gps定位嘗試尋找一下被害人陳某的手機,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線索。雖然以這個兇手的謹慎,手機這條線索有極大可能已經找不到了,但是專案組還懷有著萬一的希望。
至於陳某使用的微信等社交平臺,也將會是公安機關接下來的重點證據收集方向,作為當代重要的社交工具,應該會儲存有很多有用的資訊。
另外,還有被害人的住處、工作場所、人際關係網等,再確定3號被害人的身份以後,這些資訊也已經被公安機關掌握,並立即開展了調查。
當天下午,十餘名與陳某有過聯絡或者社會關係比較緊密的人員被刑事傳喚至公安局接受調查。
高潮和張維揚兩個人也被分配了詢問相關人員的工作。他們接待的第一名被傳喚人員,是陳某花店裡的一名女性員工,名叫李夢琪,今年22歲。
在陳某的通訊記錄中斷的那一天,曾經與陳某有過接觸。
高潮問道:“你和陳某最後一次見面是5月13日的上午,當時的陳某有什麼異常嗎?”
李夢琪答道:“好像沒有什麼異常,陳姐當時來店裡的時候跟平時差不多。就是說自己打算出去出去旅遊一兩個月的時間,店裡的工作就交給我和小孫了。”
“旅遊一兩個月時間,有沒有說要去哪兒,跟誰一起去?”
“她前一段時間有點心情不好,所以說是要去歐洲那邊散心,但是沒有提過是自己去還是有人陪一起,如果有人陪她一起應該不是閨蜜就是男朋友吧。”
“男朋友?她的男朋友叫什麼名字?”
“好像是有一個,叫劉子意,是個畫家。不過好像挺深居簡出的,我還是一年前見過他一次。”
“閨蜜呢?”
“叫田曉璐,是一個開服裝店的。田姐我倒是見過三四次,跟陳姐關係很好的,兩個人常常一起購物。”
……
一番詢問之後,兩人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了被害人陳某有一個男朋友叫劉子意,是個畫家。還有一個閨蜜叫田曉璐,是一個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