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ldo;一定要他們鎮定……&rdo;他盯著地圖,彷彿看著三軍團浴血奮戰的戰場,心中湧起一種難以盡訴的感情。他知道,如果不是壓力過大,彭德懷是不會叫苦的。他以前所未有的嚴厲大聲說,&ldo;再給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發報,十萬火急,迅速渡江……每一秒鐘,都是戰士的鮮血換來的!&rdo;
&ldo;總司令,你也去休息吧,&rdo;作戰局的同志語音裡透著無限關切和愛戴,&ldo;夜間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化。&rdo;
&ldo;我等總政委回來……你們先去打個盹吧……總政委回來之後,你們抽兩個人跟我到一軍團去,全軍突圍的重擔都在他們肩上了。如果他們不能頂住,在中央縱隊還沒有完全渡江的情況下,問題就嚴重了……&rdo;
三 博古與李德
1936年7月,在陝北保安,博古對斯諾用英語介紹生平時,斯諾對他的印象是這樣的:博古是我遇見過的有風度、有趣的中共領導人之一,也是政治局中最年輕的一個成員。他個子較高,身材瘦長。
確實,他總是處在極度興奮之中,動作急促而不協調,常常愛神經質地哈哈大笑。他的牙齒前突,眼睛外鼓,特別是透過深度近視眼鏡,眼球好像向外鼓出。阿奇士爾德&iddot;克拉克&iddot;克爾爵士常稱他怪人。他喜歡打網球、打撲克。他理得很短的寸頭,好似一把硬刷子在頭頂上。他頭腦反應很快,像周恩來一樣敏銳,也許比周還要敏銳……
此時,他並不完全像斯諾描繪的那樣總是處在極度興奮之中,而是恰恰相反。他以二十七年的人生閱歷(1931年負責中央工作時只有二十四歲),擔負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職務。他作為王明的化身,支撐著中國革命的危危乎幾欲坍塌的蒼穹。
他是不是一座博大精深、基礎穩固、頂天立地的高山?
他是不是也會覺得自己的肩膀稚嫩?
嚴格說來,博古獲得如此職高權重的地位,連他自己也感到偶然。臨時中央負責人的地位,一下子就把他推上了峰巔。他應該具有政治上的遠見,軍事上的才能和一個偉大人物的決策能力。
但在這些方面他都不夠,他沒有辦法跟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相比,甚至也不能和任弼時、彭德懷這些人相比!
在&ldo;最高三人團&rdo;中,他能力最差、資歷最淺,在部隊中享有的威望也最低。但他又處在作最後決策的地位,這是歷史的偶然安排。他並不是那種不可一世、剛愎自用的人。他骨子裡是個滿腔熾情的知識分子,他必須倚重李德和周恩來。但是,老一代和新一代的革命家,對周恩來的印象是不相同的。有人認為他是調和主義,而王明、項英等人則認為他已經邁到右傾機會主義邊緣了!
他有辦事的卓越的才能和超人的優良品格。用他的能力,卻不用他來決策。這樣,博古偏向於李德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博古長於馬列主義理論,卻短於軍事知識。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短期軍事訓練,簡直形同兒戲。
如今,他只能透過周圍隆隆的炮聲和湘江上的浮屍感受形勢的嚴重。即使順利過了湘江,即便打勝了這一仗,往後呢?
瓦罐總在井邊破,拖過十一能拖得過十五嗎?
他也希望快些與二、六軍團會合。
但是他沒有李德那樣堅強的信心。未可知的危險在前面等著他。
他不敢再想下去。他取下沾滿灰塵的眼鏡,用手帕擦擦,又擦擦暈眩酸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