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2/2 頁)
do;此為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強佔全中國的最明顯的表示。&rdo;宋慶齡、何香凝、馬相伯、李杜等發布中國人民對日作戰的基本綱領,號召成立工農學商代表選出的&ldo;中國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rdo;,以對抗蔣介石的&ldo;攘外必先安內&rdo;的政策。
&ldo;委員長的敵人的確太多了!端納沉思地說,他盯視著逐漸熄滅下去的壁爐火,終於想到去加柴,&ldo;共產黨的手段的確很高明,他在委員長大軍圍攻時,提出抗日的主張,這就使委員長處在兩難的境地。去打日本吧,必然使共產黨猛烈發展,實現他們奪取一省或數省勝利的目標,進而奪取全國政權;如果不打日本先打共軍,必然喪失人心,因為目前國人關心的並不是共產與不共產,而是不當亡國奴!……&rdo;
&ldo;那麼,日寇在上海進攻時,共匪藉機攻打贛南的中心城市贛州,這不是扯住委員長的抗日的後腿嗎?他們一邊講抗日,一邊打抗日的中央軍,&rdo;宋美齡由於委屈而變得忿恨了,&ldo;可是,怎麼沒有人責備共產黨呢?&rdo;
&ldo;因為委員長握有中央政權,人們自然把抗日重任放在他的肩上!&rdo;端納解釋著,然後思索如何使蔣介石解脫此困境的良策,&ldo;啊,這是非常錯綜複雜的鬥爭!非常複雜,非常複雜。……&rdo;
端納對這種複雜的局面,已經不止一次地進行排列組合,如果將他多年的思維活動條理出來,那將是非常有趣的。
這種複雜性,可以說世界少有。
端納的排列組合,是從國民黨新軍閥的長達4年的混戰開始的。他以政治家的精明,記者的敏銳和見多識廣,對中國的各派勢力作過解剖,新軍閥混戰的4年,給國民黨的兩大真正的敵人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日寇侵略步步深入,而共產黨也藉機得到了迅猛發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