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母親的禮物(第1/3 頁)
華國的某個村莊,一對糾纏的戀人在發出最後銷魂的聲響後,相互擁抱在一起。他們絲毫沒有察覺到,一道極為微弱的光束以驚人速度鑽入了女子體內。
“華生哥,我覺得這次可能會成。”女子翻了身,頭枕著自己的胳膊,輕聲說道。
“巧兒,不著急,我們還年輕,有的時間。”叫華生的男子雙手放在腦後,看著天花板說道。每次事後,妻子都有這樣的期盼,但兩人結合在一起快兩年多了,她的肚子沒有絲毫反應,已經讓妻子生出了執念。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這個國度流傳悠久的文化。然而多少年來,人們對這句話的斷章取義的屈解已經轉化成栓在他們脖子上的枷鎖。原文中的“無後”並非是“沒有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的意思,而是指“缺少後輩的德行,沒有盡到盡孝的本分。”
巧兒轉過身來,將頭在華生的懷中,臉上除了滿足還有欣喜說道:“這次是真的,和以往都不一樣,我感覺身體多了一樣東西,那是我們孩子。”
“那就好好歇息幾天,這幾天你別去地裡了。我去和胡哥請三天假,採石場那邊最近也沒什麼活,趁這幾天我把地翻好。”華生用手輕撫巧兒的頭髮說道。
“不用,你該幹啥就去幹,地裡的事我忙得過來。胡哥對咱們夠好了,別讓他難做。”巧兒反對道,然而當她抬起頭時,卻看見華生已經閉上雙眼睡著了。
顧華生、舒巧兒,他們是華國無數年輕夫妻中的一對。他們秉承這個民族孝敬長輩、勤儉節約、團結友愛、生兒育女等優良傳統。他們每天辛勤勞作,日復一日的用繁重和枯燥的體力勞動換來糧食和必要的生活物資,那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他們沒有多少文化儲備,因為缺乏必要的學習條件,也沒有這個必要。在這個人們都在為生存而忙碌的年代,掌握一門生存技巧的作用遠強於滿腹文章。
當時代的浪潮喚醒他們要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時刻,他們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學習年齡,並且仍然不具備學習的條件。他們只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竭盡所能為下一代創造他們能承擔得起的最優良的學習條件。
這個時代他們最想做的事就是要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進最好的班級、請最好的輔導老師。儘管他們增加了額外勞動去換取孩子的補習費,儘管他們降低自己的生活標準,將家庭最大份額的資源都用在孩子的學習上,他們仍然樂此不彼從無退縮。
一時間洛陽紙貴,教育這個承載著民族發展和進步的事業逐漸轉化成為一個巨大的逐利場,無數金融大鱷揮舞著金燦燦的大鞭在其中縱橫掠奪,他們在強大資金的支撐下逐漸把控了這個民族的教育命脈。
顧天雷就成長在這個時代,而他卻是這個時代異類。
他在武陽縣第一小學學習六年,每年都以科科滿分排全年級第一,十二歲又以全科滿分成績考入縣重點武陽一中,進入年級超級火箭班。十四歲又以全省分數第一的成績考入本校高中,依然是超級火箭班。十七歲以739分的高分位列高考理科全國第二、全省第一。並被華國最優秀的大學華青大學物理系錄取。而他取得這些成績卻並沒有讓父親顧華生額外付出學資。
並不是顧華生不願意花錢,顧天雷是他和亡妻舒巧兒的畢生希望,就算在顧天雷身上散盡家產他也在所不惜。然而,不需要,完全沒有必要。
顧天雷就好像是傳說中的生而知之者,文曲星下凡。任何知識一學就會,並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沒上過幼兒園,六歲前成天跟在顧華生屁股後面打轉,顧華生去採石場上工,他就在石頭堆裡看書。最開始看的是帶圖畫的,接著圖文並茂的,到後來看的書裡面圖畫越來越少,文字越來越多,再後來又多了各種符號和字母,到最後什麼稀奇古怪的書他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