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個十八歲的孩子,竟然逼得陛下妥協!(第2/2 頁)
將北方諸王都巡視一遍。
特別是燕王朱棣!
朱標隨即說道:“父皇,您最好親自下旨,卸了四弟的查案權,否則他不願甘心離開。”
“這件事情,為父來辦。”朱元璋點頭答應。
“多謝父皇。”
“你我父子,何須再說這些,但為父還是勸你一句,對藍玉不必太過提防,但對藍昭務必要小心謹慎。”
從與豫王朱桂的衝突來看。
藍昭所使用的手段,簡直是降維打擊。
悄無聲息之間,控制京城聲勢,數次冒險卻能將風險摒棄。
例如,親手剁了朱桂的命根子,還得讓朱家人對其感恩戴德,不能明晃晃的治其罪名。
現在明著和燕王朱棣作對。
搬出了錦衣衛,都奈何不了他一絲一毫。
不乏有著太子朱標的庇護因素,但也說明藍昭的真本事。
表面紈絝無比。
動起手來,卻是能讓人脊背發涼。
以前朱標還有些擔心,但他現在對藍昭是完全信任。
“父皇,無需憂慮。”
“只要兒臣不出問題,藍家人永遠都是兒臣的附庸。”
“藍玉也好,藍昭也罷,他們在兒臣的手上,翻不了天!”
在這一點,朱標何其自信。
朱元璋聞言,臉上終於展露出笑容。
這才是作為一個儲君,應有的心機城府!
事情鬧到如此地步,朱元璋對朱標沒有半點反感,也是遵照其意見向舊燕王府傳達聖旨。
朱棣還打算透過錦衣衛,挖出許多關於藍昭的蛛絲馬跡。
在這種時候,幾名太監手持聖旨而來。
燕王朱棣跪地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十三子遇害,朕痛心疾首,幸得燕王不遠千里前來協助,但本案疑難之處多且繁雜,耗費時日諸多,燕王應當以戍邊為重責,即命燕王攜家眷速速返回北平,欽此!”
這道聖旨,對朱棣來說,猶如五雷轟頂。
他可是好不容易才逼著藍昭露出了破綻!
如此關鍵的節點,為什麼要把自己趕回北平!?
朱棣險些沒能控制住怒氣,但他還沒有抗旨的膽量。
“兒臣接旨,今日即收拾行裝,明日清晨即會啟程返回北平府!”
太監走後,道衍走到朱棣身旁,嘆息一聲道:“唉……藍昭下手很快,他不但策動了太子和淮西勳貴,還在京城當中散播軍事同盟的流言。”
“沒想到,一個十八歲的孩子,能逼得陛下妥協。”
“燕王殿下,貧僧愈發覺得,不剷除掉藍昭這個禍害,別說白帽子,連你這個王位都有可能保不住!”
道衍從未與藍昭謀面。
可從這些事情就能夠判斷出來。
藍昭十有八九,記恨上了自家的燕王殿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