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外,也有人為了證明自己不但跟得上時代的演變,而且還走在別人前面。還有人是以服裝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和人生觀。但是不論基於哪一種心理動機,我們是什麼人就穿什麼衣服,或反過來說,我們穿什麼衣服就說明我們是什麼人。不過這裡應該注意,這個所謂的“什麼人穿什麼衣服”一說,不是指狹窄單純的階級劃分法,不是指貴族地主穿綢緞,平民百姓穿布衣,老闆穿西裝,工人穿牛仔褲,而是指你個人如何看你自己,你自己把自己當做什麼人,是指你對你自己的能力、缺陷、優點、弱點、個性、價值、外表、體形、儀態、需要、感情、吸引力等等實際的總和認識,以及你對一種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的追求,來決定你穿什麼衣服。
唉,要是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我們為什麼要穿我們所穿的衣服,那就好辦了。問題是,不論我們是基於哪一種心理動機穿衣服,我們大都受到人的另一個基本心理的支配,就是,人既要合群,又要突出;人有群性,人也有個性。是這個自相矛盾的心理使我們又要穿得和大家一樣,但同時又以某種方式來突出自己。而其中之佼佼者就是我們大家所說的那個“會穿衣服”、“懂得怎麼穿衣服”和“講究打扮”的人。不管我們的生活圈子多麼小都有這種人。無論你走進一個五個人合用的小辦公室,還是五十個人共享的大辦公室,你的眼睛亮的話,一下就可以找到這種人。這種人有許多基本的共同點。她們都對衣服本身,對衣服的輪廓、線條、質地和顏色有相當的認識,對衣服的這種組成及其意義,對自己的體形及其與衣服之間的關係,對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象徵、含義等等有相當程度的瞭解。這些人都對衣服有興趣,至少以翻閱時裝雜誌,或挑選一件衣服上所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算的話,一定比那些有什麼穿什麼、什麼減價買什麼的人要多。她們都曉得如何配衣服,會變花樣,敢創新,敢冒險,敢突出,她們都對自己比較注意,至少比我們一般人要多照幾次鏡子。總而言之,要想贏得一個“會穿衣服”的美名可不是一件不麻煩的差事。
有錢最好,窮一點湊合,但沒錢不行
有錢最好,窮一點也還可以湊合,但沒錢不行
像我們這些從一個不講究時裝的社會來到美國的人經常都忽略了一個有關時裝的事實,即錢並不是時裝的一個主要決定因素。這當然不是指穿時裝不花錢,買任何東西都要花錢,而是指價格不是決定一個式樣是否會變成為時裝的主要因素。這可以從兩方面講。一個是“大眾市場原理”所指出的,服裝工業界的成批生產配合了大眾傳播媒介的宣傳,再配合了成批銷售辦法,將各種新式樣的服裝和時裝,以昂貴、中等、便宜等好幾種價格同時擴散到社會上各個經濟階層。所以不是像發展中社會的情況,只有闊人才有資格講穿時裝。在美國這種社會,一般人不是因為一種時裝的價格不合適而不去追隨。事實上,一個式樣是靠社會上一般人普遍接受了它之後才成為時裝,而如要社會上一般人普遍接受,價格就必須標到一般人的經濟範圍之內。看過Saturday Night Fever的人就知道,像電影裡的東尼就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工人家庭出身的美國工人,其每週收入也是典型的工人收入,可能還偏低。但是當他每個星期六晚上去discotheque時的打扮:緊緊的喇叭褲、貼身的人造纖維花襯衫、高底鞋、金項鍊,以及他的髮型,可都是當時最時髦的打扮。
所以時髦不是由價格來決定,不是說貴的才是時裝,便宜的不是。時裝表演的時候推出來一件價值三千美元的新式樣手工做的衫裙,過了兩個星期,各大小商店可以成批推出價格符合中上、中中、中下收入的同一式樣的現成衫裙。料子、手工也許差點,但式樣基本上相同。而且要看這個時候這個式樣賣不賣得出去、流不流行,才變成時裝。所以,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