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稍頓了頓,李定國沉聲發問。
「割首記功之後築成京觀。朕要讓東虜看看,犯我大明天威的下場!」
這話朱由榔脫口而出,說的斬釘截鐵。
李定國抱拳道:「臣領旨。」
他是由衷的感到欣喜。
有這麼一位雄主在,大明是真的能夠看到中興的希望了。
……
……
回到宮中後,朱由榔漸漸冷靜了下來。
這戰固然大獲全勝,但明清之間的實力對比仍然懸殊。
明軍如今只控制著雲南、四川兩省。
其餘之地近乎都在清軍手中。
光是糧食、兵源兩點大明就被壓的死死的。
此戰他帶來的火炮彈藥、手榴彈消耗近半,誠然可以透過仿製來填補空缺。
但實際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而且這些槍炮用來守一城攻一城尚且夠用,但用來伐清卻是有些捉襟見肘了。
看來只能透過攀科技樹,徐徐圖之了。
要想翻盤任重而道遠啊。
不過看得出來此戰摧毀了清軍不少信心。普魯士槍炮超出這個時代的威力讓清軍打心底對明軍產生了忌憚感。
估計一時半會清軍不敢再來犯,這給了朱由榔時間。
而且清軍並不知道朱由榔的槍炮數量有限,只要有著這個威懾在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
更讓朱由榔感到欣喜的是,此戰炸死了清軍徵南將軍趙布泰。
這絕對算是個意外的驚喜了。
朱由榔命人將趙布泰的首級斬下掛在城樓示眾。
自李定國兩撅名王以來,趙布泰算是明軍斬殺的最高階別將領,必須要好生宣傳一下。
一安定下來朱由榔又想起遠在奉節的文安之來。
重慶之戰失敗後,文安之應該已經退回奉節了吧?
就南明永曆朝廷來說,武將大體是不缺的。
李定國、白文選、馮雙禮都是一等一的虎將。
但優秀的文臣卻是稀缺資源。
天下板蕩,像文安之這種天啟年間的進士已是屈指可數。
最關鍵的是文安之既有能力又對朝廷忠貞不二,朱由榔有意把文安之調入內閣之中。
至於派駐川東代表朝廷的人選大可以換一個,朱由榔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眼下當務之急,是趕快休養生息屯田種糧。
雲南總得來說還是太窮了,糧食產出有限,如今只是勉強夠供養大軍。
要想北伐還得靠建昌乃至整個蜀中的存糧。
再過幾個月便是春耕時節,朱由榔決定親自前往民間給百姓們信心。
再就是練兵了。
雖然李定國忠貞不二,但朱由榔還是覺得應該有一支除錦衣衛外屬於自己的軍隊。
這不是不信任李定國,而是必要時刻朱由榔可以處於主動的位置。
兵源嘛他決定從協助守城的青壯中挑,一來這些人是本地人,對保家衛國守土有本能的責任感。
二來這些人已經見過血,在戰場上不會怯場。
相較於那些老兵油子,朱由榔更願意啟用新人。
這些新人就如同一張白紙,可以讓他按照自己的理想方式訓練。
朱由榔想要打造一支完全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軍隊,充作手中王牌。
便在他沉思之時,內侍韓淼忽然前來稟報導:「皇爺,娘娘求見。」
朱由榔愣了一愣,脫口道:「皇后來了?」
自打他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主動跟皇后見過,主要是害怕皇后看出什麼端倪來。
畢竟一些細節只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