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2/2 頁)
的就是朱由榔雖然懷疑馮雙禮,但礙於馮雙禮的身份和李定國的面子不得不用。
朱由榔的靈魂來自後世。
故而他並不是用帝王心術來考量一個人一件事。
他只是單純的從對大明有利的角度來分析。
確切的說是從對大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常言道聽其言觀其行。
從昆明守衛戰中馮雙禮奮勇殺敵的舉動來看,至少此時他是對大明絕對忠心的。
不然他都不需要開啟城門放清軍進來,只需要稍稍放放水就能讓清軍找到突破口。
但是馮雙禮表現的異常英勇,這樣一個人會主動投降朱由榔是不信的。
至於歷史上馮雙禮在建昌被綁後投降的一系列事情,朱由榔不想分析也不會分析。
不論他是真的自己想投降也好,被部將脅迫投降也罷都是原本歷史中發生的事情。
在這個時空,馮雙禮並沒有去建昌,而是留在了昆明。
朱由榔有什麼理由因為一件沒有發生過得事情而苛責懷疑一位為大明死戰的猛將?
思定之後朱由榔沉聲道:「晉王無需多言,朕對慶陽王是十分信任的。」
李定國聞言非但面上沒有露出喜色,反而惶恐道:「馮雙禮接到孫賊的信後沒有第一時間面聖而是找到臣,臣有罪。」
朱由榔聞言不由得大為疑惑。
李定國這罪由何來?
這也太敏感了吧?
細細一想,他似乎明白了一些。
李定國是擔心朱由榔懷疑他結黨營私啊。
這其實也好理解。
歷代君王最忌諱的事情莫過於臣子功高震主。
李定國的功勞大不大?用永曆朝廷的擎天一柱來形容都絲毫不過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