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2/2 頁)
憂患,無所作為,卻風流成性的天子。
說鹹豐帝身處憂患,是因為他在位的十一年裡,沒有一天是平安無事的,內憂外患無一日不在。
田黃石&ot;鹹豐御覽之寶&ot;
鹹豐帝即位不久,鹹豐元年(1851)元月就爆發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雖然他竭盡全力地鎮壓,可太平軍卻一路攻城掠地,並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要不是太平軍出現內訌,鹹豐帝還真難獲得喘息的機會。正在鹹豐帝鎮壓太平天國之時,英、法兩國於鹹豐六年(1856)再次對華宣戰,史稱&ot;第二次鴉片戰爭&ot;,戰爭步步升級,它時時掣肘著年輕皇帝的對外決策,使他陷於無所適從的境地。
說鹹豐帝無所作為,是因為他沒有迎接挑戰的勇氣,也不具備力挽狂瀾的能力。
第10節:暗爭皇權(2)
鹹豐帝沒有政治家的韜略和軍事家的遠謀。面對英法聯軍的肆意挑釁,鹹豐帝沒有抗戰到底的決心,也沒有講和的勇氣,而是在戰和之間舉棋不定。當戰爭爆發前夕,鹹豐帝卻在圓明園慶祝他的三十壽辰:在正大光明殿接受百官朝賀;在同樂園連演四天慶壽大戲。當英法聯軍突破大沽口、攻佔天津後,他卻束手無策,與嬪妃們在圓明園抱頭痛哭。最後,索性將爛攤子留給恭親王奕??,自己率領朝臣及嬪妃逃至承德避暑山莊。
說鹹豐帝風流成性,是因為國家的內憂外患,並沒有激勵起鹹豐帝無窮的鬥志,反而使他沉溺女色,不思進取。
慈禧非常清楚,鹹豐帝一直縱情聲色,使本已孱弱的身體更加每況愈下,不但面呈黃色,而且屢咳不止。御醫建議常飲鹿血,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壯陽。為此,圓明園裡飼養了許多鹿,每天都為鹹豐帝取血。然而逃亡承德後,鹹豐帝不去籌劃如何振興國家,而是縱情女色、嗜酒如命,更加肆無忌憚地尋歡作樂。慈禧知道,依鹹豐帝目前的生活狀態和身體狀況,他的生命不會維持太久。作為鹹豐帝唯一皇兒--載淳的母親,慈禧有著別人無法替代的優勢,那就是在鹹豐帝死後,慈禧可以憑藉皇太后的身份來輔佐幼帝,操縱皇權。但也正因為如此,朝廷中權臣們以百倍的警惕防範慈禧任何攫取權力的企圖。肅順等人就將她視為專權的最大障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