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既然這樣,那我就試一試吧,將來軍旅之中還請雲臺多多指點!」汪晟鄭重地施了一禮,幾天接觸下來,他對汪克凡的軍事才能非常佩服,還以為這個四弟早有投軍之志,暗中已熟讀兵書。
能者為師,汪晟既然投身軍旅,就對汪克凡愈發的尊重。
……
汪晟當晚就住在汪克凡家中,兩人抵足而眠,通宵長談。第二天一早,汪克凡將徵兵的收尾工作交給史阿大等四名隊官,和汪晟一起乘船趕往崇陽縣城。
到了崇陽之後,兩人一起去拜見了縣令許秉中,然後在碼頭分手,汪晟乘船去武昌府投軍,汪克凡卻出城向東二十里,來到了山谷書院。
到了書院後辦理退學手續,師長同學都十分驚訝,問起退學的原因,汪克凡也不隱瞞,坦言自己棄文就武,已經加入了恭義營。
婉言謝絕師長的再三挽留,坦然面對四周的議論紛紛,汪克凡銷去書院的學籍後,找到了胞弟汪克斌。
「四哥真的已經從軍?七品把總嗎?好威風呀,我也要去!」汪克斌少年心性,一聽之下歡呼雀躍,吵著嚷著也要退學,跟著汪克凡去當兵。
「不行!」汪克凡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你年齡太小,先好好地在書院讀書,過上兩三年再說。」
「我已經十七歲,不算小了!」汪克斌不死心,辯解道:「我身體強壯,君子六藝又最愛劍術,上陣殺敵絕對沒問題!」
「只會劍術就能帶兵打仗了嗎?!你學問未成,心志不堅,最多做個廝殺武夫,怎能擔任一軍之將?」汪克凡放緩語氣,和藹勸道:「我汪家兄弟既然從軍,就要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你先好好磨練幾年,知兵明理之後,再說投軍的事情不遲。」
血緣關係是天生的紐帶,汪克凡對這個唯一的弟弟寄予厚望,不願拔苗助長。
再過上兩三年,就到了南明和清軍決戰的時候,汪克凡自信也將羽毛豐滿,那時候把汪克斌安排一個合適的位置,能幫上自己的大忙。
汪克斌眼睛一亮,興沖沖應道:「明白了!我以後一定熟讀兵書,勤練武藝,早一日投軍幫助四哥!」
「不錯,兵書武藝都是要學的,經史文章也不能荒廢,武官發展的空間太窄,很容易受制於人,必須要考個功名。嗯,最少也得是秀才身份,舉人就更好了。」汪克凡回想歷史,南明朝廷也辦過科舉,並從中選拔了不少官員,汪克斌如果能得個功名,為官行事就方便得多。
「謹遵四哥之命!」汪克斌蒙憧地點了點頭。
兄弟倆正在說話,突然一陣腳步聲傳來,門簾一挑,走進來兩個青矜秀才,前頭那人身材高大,嗓音洪亮,一見汪克凡就佯怒皺起了眉頭。
「雲臺,你竟然跑去投軍,怎麼不叫上我?!」
汪克凡連忙起身讓座,這兩人是他在書院中的好友,一個是嶽州譚嘯,一個是通山周國棟,都是世家子弟,秀才身份,汪克凡這次回山谷書院,有一半就是為了他們兩個。
「怎敢不叫?怎能不叫!嶽州譚嘯志在公侯,眼下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機會,我這不匆匆忙忙就來找你了?」
「算你還有幾分眼光!」譚嘯是個外向的性子,當即轉怒為喜,啪啪在汪克凡肩膀上拍了兩下,自顧拉過一把椅子坐下,又說道:「我聽說你從軍,就想立刻退學跟你去,要不是國棟這個書呆子攔著,早脫掉了這身青皮……」
譚嘯家中是嶽州大族,幾代子弟中不乏士子高官,偏偏譚嘯是個另類,雖然被父母逼著拿錢買了個秀才,卻像《水滸傳》裡的九紋龍史進,從小不愛讀書,只喜歡舞刀弄棒,看些兵書戰策。
汪克凡笑著點了點頭,轉臉向周國棟問道:「噢,國棟為什麼要攔著?不贊成我們從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