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佳人歌(第1/2 頁)
漢樂府最大、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
語言的樸素自然而帶感情。漢樂府民歌的語言一般都是口語化的,同時還飽含著感情。
秦漢之際的詩歌體裁沒有那麼多,因為讀書人不多,詩詞也沒有得到鼎盛的發展,阿光認為詩詞最鼎盛的時代還是從科舉制出現之後。
樂府詩形式的自由和多樣,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雜言種種,其中最常用的是新興的雜言和五言詩。
五言是最多的形式,這年代的才子們最擅長的也就是這種題材。
張家博今日是來找鸞兒姑娘的,所以自然有準備,他自認為霍光是撞到槍口上了。
自信滿滿的張家博走到了中庭,往上遙望探出腦袋來看他的姑娘們,自覺是眾人的中心,他知道那位他一直都無法觸碰到的絕色美人鸞兒姑娘也一定在關注著自己。
“今日求見鸞兒姑娘,恰逢這位兄臺想要與我比試一番,既然有此雅興,便比試一番,詩名鸞鳥。”
來了此處,自然是得投其所好,從名字就聽得出來是為了討好鸞兒姑娘的,霍光對於他這種舔狗行為非常的不齒。
鸞鳥
青青河畔草,悠悠遠山道。
道道不達之,夜夜長相思。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枯桑曉風涼,霜水知天寒。
震震冬雷響,綿綿夏雨曠。
誠誠吾心潮,卿卿伴鸞鳥。
一詩罷了,滿堂彩,因為樂府詩是脫胎於詩經楚辭,所以也很喜歡用疊字,時代的特性決定了大家喜歡這種風格,而且樂府詩可以唱,這種疊字的形式用這個時代的唱腔唱出來有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深受歡迎。
霍光大為驚愕,本以為是個酒囊飯袋,沒想到這廝還真的有點東西,至少讀起來朗朗上口。
此時三樓的門開啟,走出來一位天仙似的姑娘,一襲白裡帶粉的衣衫清新脫俗。自上而下看著中庭,望向了張家博,這還是第一次這位鸞兒姑娘情不自禁的走出門來。
沒曾想這小小的清河郡女閭內居然有此等絕色。
張家博見到鸞兒姑娘為了自己出門來,內心那是一個狂喜啊,看來今日是才色雙收的局面了,他恨不得好好的打賞一下霍光,讓他有這個機會表現自己,若非霍光哪有機會在這中庭之上,在所有人的目光下看著做出這首自己準備已久的詩來。
這可是他費勁了心力,查閱了古籍還將鸞兒姑娘也帶入進去的詩歌,他自覺自己這首樂府詩就算是放到了京城文人中也是上上佳之選。
張家博看向了霍光,趾高氣昂的伸出手:“兄臺,我已經做完詩了,拙劣詩一首,讓諸位見笑了,現在到兄臺了。”
霍光凝視著張家博,李衣作為士者可以敏銳的感受到霍光的情緒波動,再離張家博遠了半步,他覺得這時候可能血會濺的更遠一些。
腦中過了一遍知道的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秦婦吟並稱樂府三絕,但是自己背的出來的就是木蘭詩,顯然木蘭詩並不適合當下的場景,對方為博美人一顧而費盡心力,自己來一首女子替父從軍,在立意上就輸了。
除了這些有名的之外霍光知道的寥寥,而且還必須是討好讚美女子的,霍光馬上想到的一首。
但是霍光心裡有打起了鼓,自己想到的這首也是漢武帝一朝的,理論上來說要晚於這個時間段,但是又怕有不對的,就開口說。
“你可認識李延年?”
“不認識。”張家博不明白霍光為什麼要這麼問。
不認識那就好說了,歷史上記載李延年因為一首佳人歌,讓自己的妹妹成為了漢武帝的妃子,但是那是十幾年後的事情了。
霍光抬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