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不過,好在如今倭國境內,將軍和大名都曉得,天皇宮中的那位少爺,其實就是當初李家大殿下的骨血。否則,為什麼每年寧遠伯府都給天皇陛下撥了至少一萬石上等粳米和至少五千貫錢來做什麼?除了銀錢糧米之外,幾乎每次寧遠伯府有人到倭國來傳達伯爺的指令需求或是辦事。但凡是有些臉面在府中的,都要到天皇宮中去見見那位天降神蹟而生的少爺,各種上好的器物玩具大把的送上不說,言辭之謙遜,舉止之恭敬,便是面對德川將軍時也不曾有過一星半點。
有這樣的人不去求,當真以為幕府上下都是傻子嗎?
為了幕府治下的倭國長治久安,海內昇平。作為德川幕府的二號人物,松平大人特意到天皇駕前求見。請天皇陛下賜了一封書簡。他便懷揣著這封信前來求見李大殿下,希望大殿下看著當年兩軍一併並肩作戰平定島津之亂,且多年來倭國對天朝上國的諸般恭敬面上,同時也是看在德川家一直替大殿下供養那對天皇母子的面上,伸出援手來。
“請大殿下代為向大將軍斡旋,或是增加對敝國糧米輸入。增加對敝國所出產之各類土產之採購數量。或是俯允敝國向南中各處增加勞工和婦人輸出。以免得敝國境內遊手好閒之浮浪子弟過多,閒極生了事端!”
這便是松平信綱求見李華宇的本意。
增加對倭國的進出口,或是增加倭國的勞工和女人數量,這些對於李華宇來說,乃至於對整個南粵軍體系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眼下各處的工地、林場、船廠、修築道路等。無不是出現大批的勞動力缺口。便是許多的田莊之中,也是對倭國勞工需求日益增加。李家自己在暹羅的幾處大田莊之中,割膠的倭國勞工每年便是缺少至少數千人。引進更多的苦力,或是低端勞動力,正是南粵軍眼下所需要的,否則,也不會向崇禎和大明朝廷如此盡心竭力的提供兵力,供奉錢糧,為的不就是能夠大量移民?難得有倭人這種便宜勞動力可以使用,而且最關鍵的,這是倭人自己上趕著提出來的。
不過,松平信綱老中大人提出來的一點合作方式,卻是李華宇難以決定的。
“大殿下,您在齊魯大地需要人手,不如便讓敝國的那些勞工在寧遠伯府的田莊當中務農便是。這樣,敝國之人可以先到琉球幫助尚殿下采挖鳥糞,之後更可以隨同運輸這些鳥糞的船隻一道抵達齊魯,為大將軍效犬馬之勞。”
這無疑是一個好辦法。不但解決了棉花田的肥料問題,還可以緩解棉花田勞動力緊張的問題。
但是,卻是絕對不行!
只因為守漢曾經在使用倭國炮灰和勞工問題上,在南粵軍多次高層會議上和許多非正式場合提到過,倭國人,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但是不得用於大明腹地。甚至雙腳踏上都不可以!
許多人對此不明就裡,但是轉念想想便告釋然,“想來是倭寇嘉靖年間禍亂沿海地區,萬曆年間又在朝鮮與朝廷大戰數年。有這個疙瘩,主公當然忌諱倭人在大明內地出現!既然不能在大明內地出現,那便讓他們去緬甸,去榜噶剌,去十州,去忽魯莫斯。總之,咱們需要用人的地方多得很!”
這些人如何能夠理解守漢對於倭人那份深入到骨頭裡的提防與仇恨?
但是,卻沒有人敢於在這個問題上去觸碰守漢的底線,何況,到處都有用人之處,大明腹地又是流民遍地,何必將有限的運力消耗在運輸倭人勞工身上,這不啻於到江邊挖井,何必大費周章呢?
既然有現成的這個說法,李華宇便順手拈來。
“松平老中大人,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想來你也看到了,我大明內地最近天災不斷,本地人都是急著找一份事情做,又怎麼能擠出來差事給倭人?二弟華寶那邊幾次寫信來,抱怨施工人手不足,三弟在榜噶剌等處也是急需人手。以在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