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部分(第3/4 頁)
以好整以暇的聽營中熟悉開封情形之人講說開封城的來歷掌故。
說起開封,便不能不提北宋。而北宋又無法迴避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一時興起。眾人便領著各自親兵,在嚮導的帶領之下直奔在開封城北40裡的陳橋驛而來。
入得鎮來,又上哪去尋找當年風雲際會的半點影子?
只見街上倒也繁華熱鬧,幾處作坊裡忙著各自的營生。眾人下馬信步走到一家作坊前,卻是香氣撲鼻。卻是一家榨油的油坊。
張定國走到跟前仔細的打量一番,見房子坐北朝南,面闊四間,通面寬約為五丈。進深四間,通進深約有四丈上下,佔地面積約在三分地左右,後面有一處院落,想來是堆放豆料和榨油之後的殘餘渣滓的。房子是平房,屋頂為硬山造,五架樑帶前三步、後雙步廊,十檁,抬梁穿鬥混合式。前後牆開闢有門。
進得店來,卻見油車並非各處見過的那種。不由得眾人興趣來了。便喚過油坊主人,打問這油車的來歷。
老闆說,這油車。由碾糟、碾輪等組成,別處的碾槽是用長一尺多到七尺不等、寬一尺多的青石料特殊加工拼接成圓形,外徑中間雕出凹糟,糟上口寬七寸、深一寸多、邊厚半寸。碾輪直徑五尺多,最厚處一尺。中軸(抱梁栓)上部固定在橫樑上,鐵臂一端連線中軸,另一端連線碾輪。用牛拉。只有咱們這家是到山東買了來的新油車,用鐵質碾槽,出油快。而且出油多。
眾人各處看了幾眼,除了油車。還有蒸爐、炒爐,不用說。除了芝麻油之外,還可以榨出菜籽油、豆油。
那老闆也是點頭識趣眉眼通透之人,見這群將爺都是衣甲鮮明,又帶著大隊親兵,想來應該是義軍之中的首領人物。當下便命人到後面取來些炒熟的豆子給各位將爺餵馬。
這樣的舉動,頓時讓張可旺張定國王龍羅虎們大為高興。
這些人幾乎幼年時期起便生長於馬背之上,對於馬兒的感情甚至超過了女人。按照張可旺的話說,女人沒有了,可以再去找,一匹熟悉的戰馬沒有了,怕是一時補給不到。
馬伕們將幾位將爺的戰馬牽走在陳橋驛的街上刷洗飲水遛馬,幾個人便在街頭尋覓了一個酒館打尖,議論起各家的馬匹飼養管理。
眼下農民軍的戰馬大多數是四處繳獲蒐集而來,因為沒有穩定的馬場,便很少有自己飼養的幼馬。這一點與南粵軍的軍馬補充制度不同。
“我在山東的時候,聽李大公子手下馬隊營的軍官講,他們的馬兒,有專門的馬場飼養。母馬生產下馬駒,幼馬會先在軍馬場飼養四年,到了馬匹五歲那年的秋天,小馬就要被挑選出來,身形尺寸合格的補充到軍中。”
小馬下部隊後,由獸醫官負責,進行為期一年的新兵訓練,也就是調教新馬。訓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長七個月,以各種運動方式以及部隊行軍訓練為主;第二階段長五個月,以訓練馬匹持久耐力為主。接受新馬調教的馬匹會舉辦檢閱儀式,在完成檢閱之後馬匹就會分到各個基層單位。完成訓練分到各單位的馬匹役期為十年。
眼下李自成的闖營、羅汝才的曹營雖然無法做到這樣的制度,但是,戰馬的日常管理制度,卻被他們學習的有模有樣的。
騎兵部隊每天起床後要工作就是要完成馬廄勤務,馬匹都要從馬廄中牽出,洗刷馬匹、清理馬蹄,同時提供馬匹草料;天氣晴朗時更要把馬廄中讓馬匹睡眠休息用的乾草,搬到太陽下曝曬乾燥。整個馬廄作業約需半個時辰時間,根據營務相關規定,各單位必須完成所有馬廄作業,並且把馬匹都餵飽之後,部隊人員才準吃早飯。
戰馬每天餵食三次,平時飼料包括高粱、乾草、食鹽等,戰時的軍馬口糧則包括了其它麥類、豆類、燕麥等。由於馬匹比人類需要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