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
孟宏遠和韓煜席地而坐,介紹道:&ldo;山東賊兵大多聚集在中北地區,昨日徐鴻儒親自攻下了鄒縣,已經下令將那裡做為根據地。鄒縣與曲阜城相隔不足三十里,於是形成了互為犄角的形式,賊兵在這兩個地方都安下重兵,曲阜城大約一萬,鄒縣大約兩萬。&rdo;
&ldo;徐鴻儒不是正在圍困楊國棟都司,怎麼會這麼快轉移兵力攻下鄒縣呢?&rdo;韓煜大為驚嘆,料想徐鴻儒果然不是泛泛之輩。
孟宏遠道:&ldo;將軍有所不知,徐鴻儒這廝最擅長快速作戰,先前正在圍攻萊州城,卻久攻不下,楊國棟都司認為時機到了,便領了四千兵打算奪回曲阜,哪知道徐賊連夜急行軍八十里,抄了楊都司的底。&rdo;他頓了頓,臉上露出嚴謹之色,&ldo;其實,在下則認為徐鴻儒是故意沒有攻下萊州城的,萊州城沒有衛所駐紮,僅僅只有不足三千人的鄉勇和私兵,徐賊兩萬人怎麼會久攻不下?&rdo;
聽了孟宏遠分析,韓煜大為震驚:&ldo;原來徐賊是故意引誘楊都司來襲曲阜的,真是可惡。&rdo;
孟宏遠嘆息一聲:&ldo;哎,徐賊詭計多端,我聽說楊都司被圍,便帶了鄒縣鄉勇前去援助,哪知道也中了計。&rdo;
韓煜沉默了一會兒,難道徐鴻儒襲擊青州也是幌子,目的是讓萊州城疏於防範?難怪這所謂的八千先鋒這麼不經事。而在攻擊萊州城時,又因為探知了楊國棟的動向,於是臨時放棄萊州,轉而圍困這個大官。看來徐賊雖然善用詭兵,但事實上是一個善變的人,哪裡有柿子就往哪裡去,儘管戰事連連得利,可手下兵眾一定因為幾番長途奔襲而疲憊不堪。
想到這裡,韓煜冷冷的笑了起來,道:&ldo;徐賊雖然詭異不可捉摸,但是依然有破綻之處。&rdo;他頓了頓,問向孟宏遠,&ldo;徐鴻儒現在何處?&rdo;
&ldo;應該還在鄒縣!&rdo;孟宏遠道。
&ldo;那現在圍困楊都司的賊軍應該不會超過一萬吧。&rdo;韓煜推測道。
孟宏遠略略想了想,點頭道:&ldo;差不多,大隊人馬都回鄒縣和曲阜城了,畢竟賊子要固守根據地。&rdo;
&ldo;孟壯士,如果你不嫌棄,我打算將我們二天隊伍合為一處,&rdo;韓煜道。
孟宏遠沒有多想,應道:&ldo;甚好,草民早有報國之心,今日與韓指揮為伍,是我等鄉野匹夫的榮幸。&rdo;他頓了頓,忽然意識到什麼,直直的看著韓煜,&ldo;莫非,韓指揮已經有了破敵良策?&rdo;
韓煜笑了笑,看來聖人之後果然鬧光靈便,他道:&ldo;良策不敢當,恐怕要冒些風險。徐鴻儒用兵詭異,為人善變,但是也是非常懂得戰略。就好比萊州近在咫尺,他卻不惜丟下這塊肥肉,去圍困楊國棟,這正是因為看出了楊國棟和萊州相比之下更有戰略意義。萊州不過一城,而如果俘獲了楊國棟,那可是打擊了全山東的軍心,到那時候幾千幾百座城池都能輕易取下。&rdo;
&ldo;聽了韓指揮一言,宏遠豁然開朗,&rdo;孟宏遠讚佩的點著頭,心中已經猜出了韓煜計策的三分。行軍之道,在乎從敵人優勢中尋找缺陷,從敵人缺陷中尋找優勢,如果一味的避敵人之長攻敵人之短,那麼將始終不能掌握主動。
韓煜繼續說:&ldo;我希望孟兄現在就挑選幾十個親信,在賊兵攻佔的區域散播訊息,就說青州衛指揮使韓煜,率兵八千號稱一萬五,已經抵達曲阜東邊,要去救援楊國棟都司。而傍晚時分,我就帶著所有人光明正大的從曲阜城外經過,曲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