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60 章 皇家書院(第3/6 頁)
忍不住了,搓著手過來,在門口探頭探腦地看崔恪在做什麼。
“你有什麼事,就直接說罷。”崔恪道。
“哥哥,不如我們去拜見小國舅爺吧!?正好昨日張家送來了江南的特產……”
“譚勇!”崔恪放下了手中的畫筆,眉頭皺的死緊,不贊同地看著譚勇,“國舅爺對你我有恩,你怎可對他耍這等小手段!?”
譚勇無奈地嘆了一口大氣,鬱郁地在廊下坐了下來,憂愁地說道:“國舅爺大恩大德,我也願你我兄弟二人來世給他做牛做馬。但我這怎麼就是耍手段了呢?我只是想要提醒提醒國舅爺而已啊,這不是國舅爺親口說的麼,要推薦你向謝太師行卷的,他貴人多忘事,我這等小人汲汲營營,自然是隻能舔著臉多提醒提醒了。”
“你不必如此,”崔恪又重新執起了畫筆,凝視著那煌煌金碧江山,這是他的靈魂與傲骨,“國舅爺此人當真猶如仙童下凡,他不會忘記自己說過的話的,時機未到,諸事不可急,若是不得,更莫強求!”
“可是,”譚勇霍然站了起來,“聖人登基,言要與天下英才同慶,故而恩科十年。明年就是第九年了……”
崔恪聞言,有些失神地望著自己的畫:“是啊,已經第九年了……可是二弟,難道我非得中狀元不可嗎?我若能下放為一方小縣令,也可護佑一方平安啊!”
譚勇欲言又止,最終選擇了閉嘴,他要如何才能告訴崔恪呢,在地方豪強的群狼環伺之下,理想抱負不是“縣令”能夠實現的!
最好還是能透過國舅爺,爬上謝太師的船啊!他徒孫都是中書令了!明明有一步登天的機會,難道要他就這樣看著兄長放棄嗎!?
紫微城,立政殿。
永明帝擔憂地看著謝靈雲:“老師,您的意思是要打算再收徒弟嗎?”
他倒是不在意謝靈雲收不收徒弟,收多少徒弟,但他擔心謝靈雲的身體,謝靈雲畢竟是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了,又舟車勞頓了那麼一遭,哪兒還有什麼精力去培育徒弟啊?再說了,謝靈雲這個歲數這個地位,他恐怕連徒玄孫都不少了。
而且撇開帝師的身份地位,謝靈雲還是他愛妻僅剩不多的親人,他哪能不擔憂對方的身體?
不過很快,永明帝的心又鬆了下來,因為謝靈雲擺了擺手,笑吟吟地說:“老夫不收徒啦,老咯,沒這個精力。”
“那老師您的意思是……”
“老夫走了幾家書院,感覺甚是不錯,然而這京都卻沒‘書院’,”謝靈雲撫了一把鬍子,自在道,“這‘書院’也不好辦,耗資甚大不說,還需有人勞心勞力,老夫思來想去,不若就由你來辦吧!”
“朕?”永明帝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對啊,你來辦,”謝靈雲頷首,肯定他沒聽錯,又笑眯眯地說,“這幾日老夫從金童子那兒得了不少啟發,這孩子的某些想法甚是精妙。”
大雍朝繼承短命的前朝開創的所謂“科舉”,其根本目的在於打破世家大族對知識與官場的壟斷,讓大雍朝的階層結構能夠流動起來。
“科舉”當真是一個絕妙的發明,它既能限制世家大族無限膨脹與永世輝煌,又能給予下層的人們以突破階層的機會,讓最高統治者——皇帝,打壓門閥世家、加強中央集權之餘,又能得到更多的人才,以及更穩定和諧的天下。
而謝靈雲一大把年紀還在搗鼓的“書院”,那更是知識與受教育門檻下移的重要渠道,是讓更多的人能突破階層,打破世家壟斷權力的機會。
可是湛兮的話,卻讓謝靈雲似乎看得更遠了……世家大族的子弟也會參與科舉,它到底無法徹底覆滅門閥士族的。
經年之後,科舉也會有它自己的弊端,諸如所謂“同年”“座主”“門生”……到那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