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讓我們辦工廠(第3/4 頁)
宋長明和徐保山贊道:「我覺得小楊的想法是很不錯的,老徐,你怎麼覺得?」
「想法確實是不錯!」
徐保山悶頭喝了一口酒,沉思良久才和楊少宗問道:「如果賺到錢了,你估計在旗山能搞多大的養豬場?」
楊少宗腦袋裡就像是有一個計算器,當即道:「至少一萬頭的存欄量,咱們要從省裡和青魯省畜牧研究所引入新的品種,本地建立種豬繁育基地和飼料加工站,再逐步將這些引入豬種推廣到全社,鼓勵大家養豬。按一萬頭的存欄量計算,建場費用加上最低三千頭豬種的引進投入,這怎麼也需要幾十萬。最大的開銷還是飼料費用,這中間周轉起來的資金恐怕就要有一百多萬!」
徐保山謹慎的嗯了聲,沒有說什麼。
宋長明則善意的提醒楊少宗道:「小楊啊,咱們公社全年的產值也不過就是兩百多萬,大家分完工分口糧,一年所剩下來的也就是幾萬塊,一百萬可不是小數字!」
楊少宗手裡擺弄著筷子,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等了會兒,他道:「宋社長,書記,現在的農業物資總體是過於便宜,而工業物資的價格則太高。國內一塊電子表生產成本不過七八塊錢,賣價高達幾十元,一個熟練的工人每天可以組裝上百塊。咱們一斤豬肉的賣價是兩塊剛出頭,國家收購價不過是一塊八,可咱們自己養豬的成本是多少,宋社長和書記心裡都有數,說句難聽話,咱們農民一年每戶就算是養三頭豬吧,從中賺到的錢也不過一百多元,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勞動。」
他這番話沒有說透,但裡面的意思已經是再清楚不過。
農產品的價格是國家有意壓制,而工業產品的價格則是明顯虛高,所以,想要賺錢致富的唯一途徑就是辦工廠。
稍加停頓,楊少宗又續道:「社長,書記,總有一天,中國會變成一個物資不再短缺的國家,那個時候做什麼都不好賺錢了。兩位領導要想為公社攢一大筆錢,那就得儘快早動手,要幹就下決心。如果我們現在怕東怕西,這個不敢做,那個不敢做,等到別人都賺到了錢,物資不短缺了,再想為公社攢錢就不容易了。」
宋長明微微點頭,和楊少宗道:「那行,咱們就投資建這家肉聯廠,不過……冷庫裝置恐怕不太好買吧?」
楊少宗並不否認,道:「讓我去省裡看看!」
他有他的路數,只不過,現在也不用說出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