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也只能如此了。」總之不讓瓜爾佳氏歸家,是肯定不行的。
瓜爾佳氏畢竟還未與胤礽大婚,她現在還是石文炳的女兒,而不是太子妃。
康熙走後,太皇太后就讓人請瓜爾佳氏過來,把她母親生病的事說了,然後讓她帶著賞賜和太醫歸家。
當天下午,瓜爾佳氏就帶著康熙安排的太醫回家去了。
周琛得到訊息的時候,人已經出宮,想了想,讓人從庫房裡拿了些珍貴的藥材送去石文炳府上。
如果說康熙和太皇太后給瓜爾佳·慧心的賞賜以及太醫,代表著康熙和太皇太后對瓜爾佳氏十分滿意,那麼周琛後來讓人特意送到府上的藥材,就代表著太子對未來太子妃的滿意和重視。
原先女兒突然被太皇太后懿旨召入宮,石文炳夫妻都很擔心女兒會在宮裡受委屈,石文炳的嫡福晉本就體弱,因為掛念在宮中的女兒,憂思過度,時間一長就病得越來越重,直到實在扛不住,石文炳才鬥膽寫了請安摺子,盼望康熙允准女兒歸家。
如今女兒歸家了,石文炳才發現,他和妻子對女兒的擔心,好似有些多餘。
女兒在宮中……看樣子生活得還挺愉快。
石慧心很擔心母親的身體,回到家裡,便立刻帶著太醫去給母親看診。
診出來的結果,無非就是福晉體弱,憂思過度,需要好生休養。
太醫是得了康熙的吩咐前來的,必須要照看好石文炳福晉的身體,不能影響太子的大婚。
從脈象來看,其實石文炳夫人的脈象很不妙,但他是個資深的醫師,很清楚如果將嚴重的病情如實告知病人,或許會加重病情,想到康熙的吩咐,太醫不得不酌情隱瞞了一部分的病情,若是實在不可逆轉,到時候再請示康熙。
女兒石慧心的歸來,讓福晉擔憂的情緒緩解了很多,再加上女兒每日都來請安陪伴,時不時的還提起在宮中的生活,說起太皇太后如何慈和,皇太子如何溫雅和煦,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聽得多了,福晉心裡之前的憂慮就徹底的消散了。
她這病大半都是因為擔心女兒而惡化的,如今知道女兒在宮中非但沒有受委屈,還得到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子的喜愛,倒是沖淡了她心裡的憂慮。
石文炳夫婦其實從未想過把女兒嫁入皇家,只想著給女兒挑個門當戶對的人家,有瓜爾佳氏一族做靠山,不怕她將來的日子不好過。
但一道聖旨,讓瓜爾佳·石慧心成為了皇太子胤礽的未婚妻。
太子妃又哪裡是那麼好當的?
瓜爾佳氏固然是滿清大族,可跟皇室一比,那自然就差得遠了。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男人有侍妾很正常,可皇家卻不同,側福晉的地位有時候堪比嫡福晉,一旦男人偏愛側室,嫡妻的日子要多難過就有多難過。
可現在,女兒被太皇太后召入宮中,竟然得到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子的喜愛。
太皇太后也就算了,年事已高,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就算得到了她的喜愛,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優勢,但皇太子就不同了,這是慧心未來的夫君,在婚前就提前培養好了感情,婚後的感情自然會更好,除非慧心昏了頭,惹怒了皇太子。
但皇太子可是得到滿朝文武稱讚的儲君,慧心在她面前提起太子,也是千好萬好,瞧著這個如今這個架勢,婚後慧心的日子不會難過。
得夫君鍾愛的嫡福晉與不得夫君喜愛的嫡福晉,日子可是天差地別。
這一點,也只有過來人才知道。
「慧兒,額娘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能不能看到你出嫁……」
縱使不用擔心女兒婚後受委屈,可她清楚自己的身體,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太子年歲漸長,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