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花燈與郵票(第1/2 頁)
陳列室裡,其它燈的電沒開,只有正中央亮著一盞龍鳳燈,細一看,針腳、做工與用材都比其它的燈要精細很多。朱金澤正伸手摸去,李站長連忙喊止道:“只能看一看,不能動。”
金華斌心中一動說:“這麼金貴,肯定是送選國家郵局的吧?”
李站長笑了笑說:“這作品過兩天送BJ去,能不能選中還不知道呢。”
說話間,樓宏娟把窗簾拉上,燈全開啟了,房頂是個白色的罩燈,房間裡光影卓卓。朱金澤不住口地贊著說:“真個是“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啊。”
蘇月紅細心地發現,中央龍鳳燈的燈光似比其它燈更柔和些,忙問道:“這燈似與其它的燈不一樣,如古詩所云,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工藝上與其它的有什麼不同呢?”
朱站長解釋道:“這是用針的不同,它是用十多種不同大小的繡花針刺孔的,最小的繡花針刺孔的,針比頭髮絲稍粗一點,但僅有一厘米長。這種針是能夠浮在水面上的,所以還有“水上漂”之譽,用它刺出來的效果特好。每盞燈壁上的刺孔每平方厘米50個左右。這、′樣燈光從這些細孔中射出,光線柔和且明亮,既有實際用途又具觀賞價值。”
“什麼叫鄉愁?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朱滿澤望著燈,悠悠地說道:“兒子考上大學第一次回家時,我就曾對他說,老爸我在門口掛了花燈,即使你走在很遠的路上,也能看到自己家,循著燈光也就回家了。兒子畢業了,留在外地,幾年後才回的家,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卻是,“爸,我們的老房子呢?家鄉多了很多鋼筋水泥的新樓盤,沒了童年的味道,我感覺我被遺棄了。時光匆匆,記憶會凋敝,與家鄉大部分的牽連已如繩斷,所以,我們得有這樣的一盞燈,照亮我們的鄉愁,指引我的漫漫歸家路……”
無骨花燈=鄉愁,一時之間,兩人找到了共同的話題,手握著手坐在陳列室旁的凳子上自顧自地聊起了自個在外讀書與工作的子女。
蘇月紅則拉著婁宏娟向她請教起花燈上郵票的事,婁宏娟翻開筆記本,難抑興奮地說起了自個對花燈郵票的瞭解說:“郵政局的人到我們這裡後,我查了資料,最早的是在1981年的元宵節(2月19日),原郵電部發行了T60《宮燈》特種郵票,全套6枚。所謂宮燈,就是宮廷花燈,是中國彩燈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藝品之一,以雍容華貴、充滿宮廷氣派而聞名於世。該套郵票主圖分別為“花籃燈”、“龍球燈”、“龍鳳燈”、“寶盆燈”、“草花燈”和“牡丹燈”。
澳門、香港地區居民同樣保留製作、觀賞花燈的傳統民風。港英當局郵政署也於1984年9月6日為慶祝中秋節發行《香港花燈》一套4枚,所選皆為嶺南特色花燈:鳳凰燈、麒麟燈、蝴蝶燈、魚燈,以黑色背景襯托,真實展現了花燈在夜晚的亮麗景象。
”1985年2月28日,又發行T104《花燈》特種郵票一套4枚。郵票圖案選用中國當代民間工藝大師製作的“九蓮獻瑞”、“龍鳳呈祥”、“百花齊放”、“金玉滿堂”,繼承傳統而又有創新,構思巧妙、匠心獨運。
燈在海峽彼岸臺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1993年1月16日,配合舉辦臺北國際傳統工藝大展,臺灣郵政部門印發《中華傳統工藝》郵票一套4枚,第二枚“燈籠”圖案表現工匠繪製彩燈。
2002年2月26日,印發《臺灣民俗活動(上輯)》郵票一套4枚,首枚“放天燈”展示的是島內地處偏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