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燕娘(第1/2 頁)
燕娘退後一步,恭敬再拜:\"侯爺萬福。小女子有眼不識泰山,不知侯爺駕到,多有冒犯,在此賠罪了。\"
李昱趕緊擺手:\"佛門清靜之地,有什麼侯爺不侯爺的,叫我李昱就是了。\"
\"小女子不敢。\"燕娘抬起頭,眼光竟如兩道灼灼火焰:\"燕娘出身微賤,所幸早年習的些樂技,託侯爺的福,上月進了樂坊,不過賣幾手琴藝,略為餬口而已,談不上什麼超群不超群的。
倒是侯爺上月於朝中技驚四座,壓了那西夏人的焰頭,燕娘早有耳聞,多有傾慕。今日見到侯爺,乃燕娘三生有幸也!
侯爺對樂理多有研究,不知燕娘方才幾曲可曾入的侯爺的法眼?\"
原來是才進樂坊的樂伎。李昱恍悟。
自從上月自己在朝堂上露了一手小提琴,不僅壓了西夏人的風頭,連樂工們也給比下去了。
聽說那樂府總管回去後緊張得要命,生怕皇上一時不滿革了樂工們的飯碗。
緊急向社會各層面招工,倒也招得幾個會番邦樂器的樂伎。
不過都是些羌笛羯鼓之類,不曾聽過有會管風琴的啊!
不過想一想,這管風琴的名字是現代才通用的,倒也不知道在大宋朝叫什麼,大概不叫管風琴吧!
那也難怪自己沒聽說了。李昱想通,忙說:\"燕姑娘琴藝超群,李昱甘拜下風。\"
燕娘悽然一笑:\"侯爺不必安慰燕娘,燕娘雕蟲小技,哪是可以與侯爺相比的!
況且這琴雖音色美妙,卻李大笨重,且製作麻煩,普天之下找不出幾座來,連龍安寺這一架也是早年蒙施主捐贈的。
燕娘雖進了樂坊,然苦於沒有樂器,一直無出彩之處,連總管的法眼都入不了,更別提高高在上的皇上了。\"語氣裡竟有悽然落寞之意。
倒也是。李昱能理解:女孩子最喜歡被人誇獎的就是美貌,其次便是琴藝、手藝之類的,和男人喜歡被誇獎軍功政績一個道理。
況且這古代女人又沒什麼事業好打拼的,想要出頭要麼嫁入豪門,要麼成為俠女或才女,再一條路就是在歌喉琴藝舞技上面下功夫了。
古代人眼裡樂伎歌伎之類的雖然是下賤職業,但如果真進了這行,又有誰不想做名伎呢?
這燕娘雖然不知道多大年紀,但外表看來相當年輕,古代人又早熟,頂多也就20歲左右吧!
抱著被人賞識的滿腔夢想進了樂坊,誰知道卻明珠暗投,淒涼鬱悶可見一斑了。
想必也正是因為這樣這燕娘才三天兩頭的跑來龍安寺彈琴吧,也只有在這裡她才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了。
咦?李昱突然想起一事,不是說皇上逢年過節家族誕辰都要到龍安寺來燒香麼?
那樣的話這燕娘不就能見到皇上了?
李昱有點振奮,可仔細想一想又嘆氣,怎麼可能呢,那可是皇上、皇上耶!
皇上出巡閒雜人等都是要回避的,更別提和尚廟裡本來就不能有女子,看來這燕娘想出頭是比登天還難。
不過……李昱突發奇想:自己可不可以幫幫她呢?自己雖然在朝中不怎麼說得上話可好歹也算個安樂侯,再說皇上的誕辰不是馬上就要到了麼?
說實話自己對這個皇上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可以送他件別緻的生日禮物,小提琴和管風琴合奏不知會有怎樣的效果呢?
李昱已經開始幻想管風琴大海般沉闊的音色和小提琴婉約柔美的旋律結合的輝煌交響樂了。
再說,自己對這個燕娘也滿有點惺惺相惜的感覺,自從來到宋朝就再沒碰到過一個懂西洋音樂的了。
主意打定,李昱抬起頭:\"不瞞燕姑娘,我雖然不算是個多麼受寵的安樂侯,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