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第1/3 頁)
“尼多姆公使,瑞貝克先生。”主持南洋及中南地區外交事務的右侍郎傅恆榮在與到訪的荷蘭人稍事寒暄後,微笑著說道:“我們內閣政府經過多次討論和研究,決定將給予巴達維亞、井裡汶、安汶、巴鄰旁(巨港),以及馬六甲等幾個城市特殊地位。你們東印度公司可以抽調事務官員與我們齊國政務部派駐的人員組成聯合地方政府,這些城市除了軍事防務、外交事務、海關稅收,以及司法終審權由我們主導外,上述轄地行政、民事、商貿、居民生活等既有模式暫不做大的變更,並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中央政府不做過多幹預。”
東印度公司董事、高階特派代表揚·凡·瑞貝克聞言,轉頭看了看端著茶杯的莫里斯·尼多姆公使,卻見他頭也不抬,似乎被沁人心肺的茶香所陶醉,自顧自地輕輕品啄著。
“那麼,我們東印度公司此前所提出的繼續保有香料的獨家貿易壟斷權,貴國政府是否有明確的回覆?”揚·凡·瑞貝克知道齊國政府“收回”巴達維亞等東印度群島殖民據點的決定已無可挽回,便試探性地詢問香料的貿易壟斷權。
儘管香料已經在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份額中只佔了不到百分之十,但好歹也是大兩千萬盾的生意,總不至於說給奪了就奪了吧?
從五十多年前,荷蘭東印度貿易的情況便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流逝,東印度公司的進口商品中,胡椒和香料的佔比持續下滑。如胡椒在1715年和1720年的銷售額中的佔比,驟減至3%,和佔8%的高階香料加在一起,香料銷售額也僅佔銷售總額的十分之一。回想起兩百年前葡萄牙人來到亞洲之海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得到胡椒,一些高階香料等同於黃金,恍如隔世。
那麼,胡椒和香料的價值為什麼會變得如此低下了呢?難道是因為歐洲人不使用胡椒和香料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即便是到了18世紀二十年代,荷蘭東印度公司也還在繼續穩定地進口一定數量的胡椒和香料到歐洲。1710年到1715年的胡椒進口額每年大概是500-550萬荷蘭盾,1715年到1720年增長到580萬荷蘭盾左右。根據年份的不同,多少會有一些變化,胡椒等香料的進口量基本上還是在緩慢增加。
儘管如此,胡椒進口之所以變得不那麼引人注目,是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進口總額增幅要比胡椒的增幅更大。與17世紀60年代的9千多萬荷蘭盾的進口總額相比,1720年進口總額高達2.1億荷蘭盾。在這期間,胡椒的進口單價幾乎沒有變動。也就是說,香料以外的更高價的商品,具體來說就是齊國的工業製成品、鋼鐵、皮毛、精密儀器、蔗糖、紡織品、茶、瓷器,以及咖啡、棕櫚油、可可等新商品的進口大幅增加,這導致進口總額增大。從這個方面上來看,價格穩定的胡椒和香料的重要性就下降了許多。
不過呢,隨著歐洲人口的穩步增長,胡椒和香料的需求量卻並沒有實現大幅度增長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其中一個確切的原因是,歐洲各國民眾對香料的使用量減少了。從17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或許是歐洲人覺得香料價值不再貴重,遍地都是使用香料的餐飲已經不能標榜自己的社會地位。從這一時期起,歐洲的貴族和上流社會開始喜歡使用新大陸原產或者很難到手的高價稀缺的食材做成的菜餚,以此彰顯他們的身份。
在17世紀到18世紀的歐洲,一般而言,肉類的消費減少也是香料需求增長乏力的原因之一。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歐洲大部分地區,反而是15世紀的時候人們吃了更多的肉,身高也比較高。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進入18世紀以後,隨著齊國醫學知識的擴散,並傳至歐洲地區,自古以來流行的四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