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長安行(一)(第1/4 頁)
第82章 長安行(一)
7月9日,大興火車站。
在齊國,每年都會有無數的書籍和專著刊發,為國內眾多普通民眾帶來豐富而多樣的文化和知識,有效促進了國內的“精神文明”建設。
另外,全國各地盛行的報紙和雜誌也是繁盛的文字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齊國,目前已經約有六百多種定期發行的報紙和刊物。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類刊物還以每月數十份的速度繼續增加。
皇室、內閣、官員、學者、詩人、專家、著作者和記者每日都會向報紙提供各類新聞素材。雖然大興每日發行的報紙種類數量不如北方的建業,但憑藉臨近首都的優越地理位置,發行的各類政治大報卻頗具最高權威性和及時性,再加上東部地區密集的人口規模,在發行總量上是要遠遠超過建業報業的發行量。
此前,報紙審查和監督的主管部門為民調處。但隨著國內報業的迅速發展,民調處在反諜的同時,也難以繼續承擔此項越來越繁複的工作。紹寧五年(1690年),內閣將新聞審查和監督的職責賦予新設立的新聞管理署,專司新聞宣傳和稽核管理。
《每日政事》、《漢洲新聞》等幾份大報的發行量超過三十萬份,就連《大興時報》以其16——24對開版面,發行量也達十餘萬份,行銷周邊數個府縣。
當然,在齊國各地還有諸多小報,它們只在特殊情況下才會報道國外的訊息,其報道重點是各省各市的地方新聞,大多是簡短的“瑣事”,以及幽默的故事和可笑的廣告,很少有長篇小說刊載其中。
除了各種日報以外,各地創辦的特色週刊也深受讀者的青睞,為首的當屬大興發行的《觀天下》,對國內及世界各地發生的重要事件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和介紹,讓讀者足不出戶,便能弄清楚各類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未來趨勢走向。
《東部週刊》、《觀察報》、《天下志》、《文學週刊》、《話本》等報刊,主要是因其文學內容而出眾,故而,也獲得了大量的讀者積極購買。
依賴於齊國長達數十年的義務教育,齊國民眾的識字率已超過75%,遠遠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在這種環境下,許多齊國人也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通常會以一份報紙或者一本週刊,來打發一段簡短而無聊的時光,可以說,報刊在齊國民眾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
許多報紙除了吸引職業作家釋出內容外,還會邀請眾多文學和科學名人在日報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大大提高它們報刊的聲譽和知名度,以達到擴大發行量的目的。
至於各類報紙的銷售,除了在城市繁華熱鬧的街邊小攤外,火車站是一個最為重要的“發行點”。站臺外,候車室內,甚至就連火車月臺上,都有不少兼職的報童,穿梭在一列列停駐的火車兩側,大聲地叫賣。
考慮到從大興至長安有近三個小時的旅程,李延良蹲在一個報童身邊,準備買上幾份報紙,以打發途中無聊的時光。
“這位長官,你若是旅途不遠的話,不妨買一份《話本》吧。”那名報童熱情地介紹道:“這份刊物最近在連載秦國傳來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每一個故事都特別引人入勝,而且不是章回形式的,不會把懸念留在下一期刊物上。”
“志怪小說?……不感興趣。”李延良搖搖頭,說道:“給我一份《每日政事》,還有這份《觀天下》。”
“好嘞。”報童快速地將兩份報紙抽出來,遞給李延良,“《每日政事》兩分錢,《觀天下》三分錢。”
李延良一手掂著行李,一手拿著報紙,隨著檢票的旅客,緩緩向火車站臺走去。
“……長官好!”
一名從後面奔來的旅客可能是為了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