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印度殖民政策的轉變(第2/3 頁)
頭體態豐滿、身懷無盡寶藏的‘奶牛’,為帝國源源不斷的輸入財富,進而滋養和壯大我們的國力、富裕我們的國民。毫不諱言地說一句,印度,就是我大齊維持印度洋霸權,乃至全球霸權的最為堅實的地基。”帝國欽命印度專使、內閣海外事務部印度司右侍郎顧慶賢站在總督府的三層陽臺上,看著城中熙攘熱鬧的街道,不無感慨地說道。
“所以,內閣政府便毫不客氣地將我們幾家貿易商社的特許壟斷權取消,直接介入到具體的印度事務管理上面來?”孟加拉商社駐奉元大掌櫃齊紹松苦笑一聲,略帶不滿地說道:“那我們商社數十年的投入和建設,豈不是為你們內閣做了嫁衣裳?”
“怎麼,你們商社想在孟加拉及印度東海岸地區將這壟斷的生意永遠地做下去?”顧慶賢譏誚地說道:“六十多年了,太祖皇帝許給你們商社三十年的特許壟斷權早就過期了。若非陛下和內閣覺得伱們幾家商社殖民開拓有功,就不會數度延遲特許。你們不看看,南洋商社、呂宋商社、安南商社,以及大陸上的江南商社、北方商社,獨家貿易壟斷權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取消了,允許國內所有貿易商社自由往來。再者說了,你們幾家商社的大股東,可都是皇室和內閣戶部,還輪不到你們在這裡叫屈哭告!”
“你……”齊紹松聽罷,眉頭一皺,眼睛也微微眯了起來,平日裡頤指氣使的性子就要發作,但看到對方一副凜然的官威,頓時意識到他的身份,不由悻悻的說道:“你們內閣這般匆匆介入印度內部管理事務當中,怕是有些操之過急了一點吧。”
“不是有三年的過渡期嘛,如何會操之過急?”顧慶賢曬然一笑,“難道在內閣政府接收印度事務的過程中,你們幾家會出現巨大的變故不成?”
不論是早期的印度商社,還是後面拆分出來的孟加拉商社,乃至最晚成立的緬甸商社,它們除了獲得政府授予的獨家貿易壟斷權,從事專屬海外貿易,這幾家商社還不斷地與地方政府建立某種程度上的外交聯絡、收集政治和軍事情報、探索貿易路線、建立港口據點,在事實上就是代行國家之事。
而且,幾家商社都擁有自己的文職管理人員、武裝船隊,以及規模不小的護衛部隊,印度商社甚至還擁有貨幣鑄造權、司法審判權以及軍事宣戰權,形成了商業、政治、軍事、司法四合一的組織。它們已不再是單純的貿易商社,也不完全是一個政府部門,更不完全是一個政權。
然而,就像齊國的社會關係已經開始轉變一樣,印度也需要進行必要的改變。隨著新世紀的發展和印度洋地區的形式變化,齊國對印度殖民的性質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齊國已然制霸印度洋三十多年,不論是在皇室和政府層面,還是軍方勢力,乃至民間團體,無不以齊國強大的國力,展現出無比的自信和驕傲。從各種報刊媒體的評論述事中,人們可以從中讀到,印度土著正在等待著齊國先進文明的指引明燈,等待著神明的指示和最高裁定者的拯救。
齊國在印度的殖民事務是隨天意而來的,我們不僅能從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獲得充足的利益,還要在這些長期淹沒在黑暗、惡習和苦難的民眾中傳播光明,擴大“仁義”的寬厚力量,將他們的社會塑造成管制良好的社會,用活躍的工商業改善他們的生活,從而建立一種符合齊國“價值觀”的統治秩序。
“讓我們一起努力,逐步宣傳並建立我們齊國的價值原則和處事觀點,在他們的土地上紮根,構建我們的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這樣,我們的道德觀念和東方文明也將在這裡確立”。
嗯,不裝了,我們齊國要開始全面殖民印度了。在這種情勢下,你們幾家極度追求貿易利益的商社,必然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殖民行動,只能退出未來印度事務主導地位,專事你們賴以憑持的貿易事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