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三是不斷反擊殲敵,改善防禦態勢。蘇軍在史達林格勒防禦戰役中,攻勢行動貫徹始終,戰役反突擊從未間斷,僅方面軍組織的集團軍(或軍)以上規模的反突擊就有12次以上。這些反突擊給德軍的嚴重殺傷消耗,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防禦態勢。
四是加強防空作戰和民兵建設,保障戰役的勝利
蘇軍在史達林格勒防禦戰役中,周密地組織了對空防禦,高射炮兵和殲擊航空兵協同作戰,有效地保障了地面部隊的重大戰役行動。史達林格勒方向軍有比較健全的防空指揮系統,編成內有1個防空軍,下轄9個高射炮兵團、12個獨立高射炮兵營、2個高射機槍營和25個獨立高射機槍連、6列高射裝甲列車、1個殲擊航空兵師以及勤務保障部(分)隊。在遠接近地作戰中,派出2個殲擊航空兵團和11個高射炮兵營負責掩護頓河上橋樑、渡口及附近鐵路線。為使伏爾加河上船隊免遭德軍的空襲,防空軍還專門建立了獨立的高炮群。由於措施得力,在市區爭奪戰中,伏爾加河上的各渡口均得到了高炮群的可靠掩護。據統計,史達林格勒防空軍和2個空軍集團軍一起,在近接近地作戰和市區作戰兩個階段中,分別擊落敵機600餘架和900餘架,從而保障了地面部隊上空的安全。
此外,史達林格勒市和各區均建立了防空司令部,負責對民兵防空隊和居民的防空訓練,構築防空工事及疏散城市人口等。
在防禦戰役中,十分重視民兵建設,充分發揮民眾的作用。史達林格勒州在戰爭開始不久就建立了一個民兵軍。當民兵軍編入正規軍參戰後,又組建了新的民兵步兵師。全州還建立了82個殲擊營和眾多秘密的遊擊隊、遊擊組。這些民兵部隊和殲擊營經常開赴最危險的地段與正規軍並肩作戰,遊擊隊則開赴敵後破壞德軍交通線,襲擊小股德軍,給德軍後方造成嚴重威脅,迫使德軍統帥部不得不把大量兵力調回已佔領地區對付遊擊隊。據有關資料概算,從1942年夏季起,同遊擊隊作戰的德軍佔其陸軍總數的10%以上。
三、蔣軍太原城市防禦戰役
(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1948年7月,國民黨軍閻錫山部主力,在晉中戰役中被我人民解放軍殲滅後,其殘部退守太原組織防禦。戰役第一階段,從1948年10月5日至12月14日,歷時2個月,蔣軍被殲一部,太原東山及城東四大要點失守;戰役第二階段,從1949年4月20日至24日,經4天激戰,守城蔣軍全部被殲,太原獲得解放。是役,蔣軍參戰13萬餘人全部覆滅,其中被俘者8萬餘人。
一、一般情況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位於晉中平原北部,夾汾河與同蒲路之間,汾河從北向南沿城西流過,雖可徒涉,但仍不失為天然障礙。太原周圍地勢險要,東、北、西三面為雲山山脈拱衛。城東有諸多高地,距城桓17公里有罕山(亦稱東山),高出城桓700餘米,可瞰制全城及其外圍南北地區,是太原的主要屏障。汾河以西有石幹峰一線高地,山高谷深、為煤礦區。城南為濕地,對部隊行動有一定影響。城周圍有環形鐵路相通。城南武宿、王村,城北新城各有一機場,是蔣軍獲取外援的主要途徑。
閻錫山為維護其反動統治,早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就在太原周圍構築城防永備工事。抗戰勝利後,留用和收編了日軍3000多人為軍事顧問,強迫民工增修和加固工事,經過長期經營,使太原形成了所謂的&ldo;百里防線&rdo;、&ldo;火海地區&rdo;和&ldo;碉堡城&rdo;。蔣介石為了保住太原,從西安空運第30軍軍部、第27師等共11萬人增強防禦。閻錫山強抓工人、學生、店員等補入軍隊,恢復和重建了5個軍部、9個師(總隊),經過2個月整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