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募兵制與文人論兵(第1/2 頁)
(備註:這幾章都是作者個人理解,不能保證正確,大家就當看看)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沒有再管哀哀嘶叫的趙光義,神蹟中大宋軍備廢弛、戰鬥力孱弱的問題牽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一直自得於自己“杯酒釋兵權”的操作,認為自己和平交接了所有將領手中的軍權,還安撫了人心,讓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將們能夠富貴榮華一生、蔭庇子孫——他們當時篡位自立,為的不就是這些嗎? 既沒有寒了人心、保持了自己的光輝形象,又收歸了兵權、不用再擔心有人仿照他行事,這何止是一舉兩得? 而之後的抑制武將,不過常規操作罷了。畢竟,他也不是要把武將們打到泥地裡去,只是不想他們太過膨脹,他還是想要一個文武並重的朝堂的。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遺留下來的政策、再加上後繼之君的個人能力參差不齊,最終就形成了武將徹底低於文官的局面,甚至這樣的情況在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間就基本定型了! 都說天下太平後,刀兵入庫、馬放南山——你們倒是看看天下太平了嗎?不用神蹟講,他就能想象到當時天下的情況,必然沒有太平!沒有太平!沒有太平,你們就開始搞這一整套,是後來的皇帝腦子都瘸了嗎? 還是真覺得文官們就都很好,或者說覺得文官們就掀不起風浪? 唐末和五代十國,確實是武將屢屢亂命,但這不意味著文官就沒有搞事的能力! 他不能左右後世的皇帝,他只能對自己的政策和制度進行修改,讓它們更適用於大宋的情況,讓後人隨便亂來的難度加大。 要提升一下武將的權力嗎?還是,把文官一起敲打?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已經祭祀了泰山和孔子的宋真宗趙恆這幾年心態頗為愉快,直到他看著神蹟開始講他的父親宋太宗,再講到他在位期間武將地位急劇下降…… 殿內的大臣們也以文臣居多,雖然平時總分派系,但對待武將群體的時候,文臣們也總會站到一起。此時也不例外。 他們沒說什麼,只是看著趙恆,想要先看看皇帝的想法,再做辯述。 趙恆怎麼想?趙恆當然覺得自己的決策沒什麼問題! 自從他登基後對遼作戰開始,武將自恃有功、朝廷離不開他們,就屢屢驕橫,他如何能容得下這樣的情況?當然是要把這種不良風氣打壓下去才好。 那就趁勢議和——簽訂了澶淵之盟,如此一來,沒了外戰的壓力,他就可以騰出手來整頓軍隊——至於說那些一時得志便張狂、驕橫自滿的武將不是所有將領,還有很多優秀的將領?那怎麼能算!誰知道他們日後是不是就會居功自傲,甚至威逼皇帝呢? 朕知不知道這會影響軍隊戰鬥力?朕知道,但朕覺得影響不大,出城戰不行,守城還守不住嗎?況且大宋繁華富庶,若是能用一點小錢換來和平,那也夠了。 於是,趙恆笑笑,也不說武將地位和權力的問題,只是道:“朕以為,朕與遼國簽訂盟約,乃是為天下爭取到了休息之機,為大宋換得了治世繁榮。百姓經歷多年戰火,早已不堪重負,眾卿以為如何?” 聽到這裡,文官們的心頓時一定,官家還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了! 於是一邊大喜,一邊紛紛贊同:“我大宋立國多年,及至陛下在位,天下得離兵革之苦,得享太平之治。……契丹請和,示以休息,……因此,官家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謁亳社,絕代曠典莫不具舉,禮樂明備,頌聲洋溢,崇本報功以告神明,千載一時,豈不休哉。” 還有人極力稱頌:“守成之賢,致治之盛,周成康、漢文景可以比德矣!” 趙恆自是聽得心花怒放,越發覺得自己乃是一千古名君,功績不亞於太祖太宗,說不得,還可以比太祖太宗更強幾分。 心情愉快之下,他也讚美自己的臣子們——賢君良臣,才是正道:“眾卿也是朕治理天下不可或缺之人。神蹟說文官不知兵,朕卻不這麼看。爾等熟讀聖賢書籍,自是對兵書也成竹在胸,眼下不少新的兵法兵書便是出自眾卿之手,如何能說是不知兵呢?” 文官們也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