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2 頁)
文帝便將淮南土地,劃分三國,以衡山郡、盧江郡,分賜二三兩侄。文帝辦了此事,心裡稍覺安適。
一天,接到長沙王太傅賈誼的奏報導:&ldo;淮南王悖逆無道,徒死蜀中。天下人民,無不稱快。今朝廷反而加思罪人子嗣,似屬以私廢公。況且要防其子長大,不知記恩,只知記怨,既有憑藉,作亂較易,不可不慮。&rdo;文帝不納,單把賈誼召入都中,改拜為梁王太傅。梁王系文帝少於,性喜讀書,頗知大禮,諸子之中,最為文帝所鍾愛。故有是命,也是重視賈誼的意思。
誰知賈誼不甚滿意,他的心裡,以為必是召入內用。今為梁王太傅,仍須出去,於是大發牢騷。上了一篇治安策,要想打動文帝,如他心願。文帝見了那策,並不注意。賈誼見沒指望,只得陛辭起程。文帝等得賈誼走後,又去把賈誼的那篇治安策細細一看,見內中分作數段,如應痛哭的一事,是為了諸三分封,力強難制。應流涕的有二事,是為了匈奴寇掠,禦侮乏才;應長太息的有六事,是為了奢侈無度,尊卑無序,禮義不興,廉恥不行,儲君失教,臣下失馭等等。文帝看畢,只覺諸事都是老生常談,無甚遠見。惟有匈奴一事,似尚切中時弊,正想召集廷臣,採取籌邊之策。忽見匈奴使人報喪,召見之後,始知冒頓單於已死,其子稽粥嗣立,號為老上單於。
文帝意在羈康,復欲與之和親,進再遣宗室之女翁主,往嫁稽粥,作為閼氏。
特派宦官中行說護送翁主,同至匈奴。中行說不願遠行,託故推辭。文帝道:&ldo;汝是燕人,朕知汝熟悉被國情事,自應為朕一行。&rdo;中行說無法,口雖答應,心裡大不為然。臨行之時,毫無顧忌,倡言於大眾之前道:&ldo;堂堂天朝,豈無人材,偏要派我前去受苦;朝廷既然不肯體諒,我也只好不顧朝廷,要顧自己了。&rdo;大眾聽了,一則以為不願遠去,應有怨言;二則若去奏知朝廷,朝廷必定另行派人,誰肯代他前去。因此之故,大家向他敷衍幾句,讓他悻悻地去了。中行說到了匈奴,所謂閹人善諛,不知怎麼鬼鬼祟祟的一來,老上單於果被他拍上馬屁,居然言聽計從起來。
後來中行說倒也言而有信,不忘去國時候之言,所行所為,沒有一樁不是於漢室有損,於匈奴有益的事情。文帝知道其事,專使前去訓斥。誰知反被中行說對了使臣,大發一頓牢騷,並說且把漢廷送去禮物,細細檢視,若是真的盡善盡美,便算盡職;不然,一待秋高馬肥,便遣鐵騎踏破漢室山河,莫要怪他不顧舊主。當下漢使聽了,只氣得雙眼翻白。不過奈他不得,只好忍氣吞聲地攜了復書,回報文帝。文帝聽了,始侮不應派中行說去的。但是事已至此,除了注意邊防之外,尚有何事可為呢,於是連日與丞相御史悉心等議,仍是苦無良策,空忙幾天。事為梁王太傅賈誼所聞,又上了一道對付匈奴,三表五餌的秘計。文帝國他過事誇張,不願採用。復因匈奴僅不過小小擾邊,掠了牲畜即退,對於國家,尚不致大傷元氣,便也得過且過,因循下去。
光陰如駛,轉眼已是文帝十一年了。梁王劉揖因事入朝,途中馳馬太驟,偶一不留心,竟一個倒栽蔥摔下馬來。侍從官吏,慌忙上去相救,已經氣絕。文帝痛他愛子跌斃,又把諸人,統統斬首。賈誼既是梁王太傅,一面自請處分,一面請為梁王立後。並說淮陽地小,不足立國。不若併入淮南,以淮陽水邊的二三列城分與梁國,使梁國與淮南,均能自固。文帝依奏,即徙淮陽王劉武為梁王。劉武與劉揖為異母兄弟,劉揖既無子嗣,因將劉武調徙至梁,使劉武之子,過繼劉揖為嗣。旋又徙太原王劉參為代王,並有太原。沒有幾時,賈誼因為梁王已死,鬱鬱寡歡,一病不起,嘔血而歿,年才三十有三。
賈誼本來不為文帝重視,他的病死,自然不在文帝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