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玫答應(第1/2 頁)
素練輕聲回道:“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不值得皇后娘娘費神。”
“是嗎?”
皇后可不信,在一眾樂伎當中,唯有她得到了皇帝的青睞,可見並不如素練所說的。
理了理思緒,皇后坐在上首,和眾嬪妃分享了這一則好訊息。
可其他人都沒有皇后這般樂觀,一個南府出身的樂伎,怎配與她們平起平坐。
嘉貴人反應最為強烈,言語不得當,當場就被皇后訓斥一番。
見皇后生氣,其他人也不敢多說什麼,心裡也只能無奈接受此事。
皇帝昨晚寵幸了一位南府的樂伎,被封了答應,很快就傳遍了各宮,連錦和都聽到了這等的好訊息。
不過錦和對此反應並不大,與皇后一樣早有預料,接受也就比常人快一些,況且她對此事也不感興趣。
而是玄知讓金魚盯著永璜有訊息了,錦和讓眾人退下,玄知才開口。
“吾覺得那永璜很是奇怪,雖說皇后提倡簡樸,但擷芳殿的炭火併沒有減少。”
“可那永璜還是過得有些緊巴,吾去看過,那屋裡可比你這裡冷。”
玄知昨晚去瞧的時候,都覺得奇怪,房內放著一盆炭火,卻冷冰冰的。
也去了後房,那裡炭火都是足的,可永璜卻放著炭,不燒炭取暖,著實讓人疑慮。
“那伺候他的太監宮女如何?”
玄知想了一下:“嗯......就不太上心。”
錦和抓著玄知的身子,輕輕的撫摸,手指感受著鱗片的觸感。
“你繼續讓金魚盯著。”
“行吧,不過這永璜也是奇怪啊,有炭不用,這不是傻子嗎。”
錦和聽到這一番話,卻不言語,確實永璜這番舉動,很是讓人懷疑。
按道理皇后沒有刻意囑咐,永璜又是皇子,伺候的人也沒這麼大的膽子。
那麼只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有人指使的,一種是永璜想為自己找個養母,刻意做出來的。
不比朝青居清閒,永和宮熱鬧的不行,白蕊姬是皇帝登基以來,第一個被封的答應。
內務府的人可不敢怠慢,在玫答應侍寢完回到永和宮,皇帝給的賞賜便下來了。
有了皇帝的態度,皇后的賞賜也緊跟著下來,接著又是各宮送來的賀禮。
皇帝自知理虧,所以剛下朝就去了慈寧宮,向太后表明做錯事的態度,也是想讓太后出面,他為先帝守孝一事。
太后費好一番周折,才把玫答應送去皇帝眼前,她還巴不得皇帝寵幸玫答應呢。
所以見皇帝過來,又怎可責怪呢,也只是無傷大雅的說了幾句。
心中更是早就替皇帝找好了理由,以子嗣為由,說出天子守孝以日代月,又以聖祖皇帝為例。
讓皇帝多為子嗣考量,也就不計較皇帝在孝期納玫答應一事。
但太后卻免了玫答應的冊封禮,皇帝剛想反對,他要寵幸的人,怎可受這些委屈。
太后瞧皇帝這個樣子,心中暗喜,卻又不表現出來,而是讓皇帝在多賞賜玫答應些,也算作是補償。
皇帝這才滿意下來,欣然接受了太后的意見。
此事一出,皇帝為先帝守孝一事,算是徹底形同虛設。
隔日錦和在寒冷中醒來,想起有好些日子沒去向皇帝請安了,正好她對這玫答應有些興趣。
畢竟太后親自挑的人,想看看這是有什麼過人之處。
所以在用了早膳穿戴好之後,先是去看了永璉,又去了長春宮給皇后請安,陪著皇后用了午膳。
才起身往養心殿去,這些日子,宮裡每日都會下一場雪,連路上,都被蓋上厚厚一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