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 迎大考需每臨大事有靜氣 江一梅過面試如願當記者(第1/2 頁)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
——京城新聞圈風雲錄
顧雪林
第26回:
迎大考需每臨大事有靜氣
江一梅過面試如願當記者
參加《春明晚報》的筆試考試,江一梅名列前茅。
接下來,是面試。
面試在一個星期六的上午8點進行。地點在報社四樓會議室。40個筆試過關的應聘考生,喜氣洋洋的在報社二樓食堂大廳等待面試,年輕人有說有笑,都對這最後一步衝刺充滿信心。
這時,《春明晚報》編委勞艾樂和社會週刊部主任淳于蘭走進了食堂大廳,大廳裡一下子安靜下來。淳于蘭自我介紹說:”我叫淳于蘭,是《春明晚報》社會週刊部主任,這位是我們報編委勞艾樂同志。下面,請勞編委為大家宣讀面試注意事項。“
勞艾樂50歲出頭,BJ人,是報社資深記者出身的編委,主管報紙的新聞採訪部和社會週刊部,是淳于蘭的頂頭上司。
勞艾樂講一口標準的BJ腔普通話,咬字清楚,他講話一向言簡意賅。勞艾樂宣佈了三項要求:“1、分三人一小組面試;2、每組面試時間15分鐘;3、面試可以交頭接耳,發言要舉手示意。
接著,淳于蘭唸了分組名單,江一梅分在最後一組,這一組有四人。
社會週刊部收藏版編輯小邱被淳于蘭臨時安排在大廳擔任接待和管理工作,小邱專門把江一梅叫到一邊說:“一會兒不要和我打招呼,否則別的應聘考生會有不公平的感覺。”
江一梅說:“我懂,你放心吧。”
接著,小邱讓應聘考生在二樓食堂按組排好隊,分組坐下,等待面試。應聘考生中,女生佔了三分之二,一個個打扮得簡樸大方,又不乏精緻漂亮。每組基本是兩女一男。
小邱又告訴大家最後一個要求:“每組應聘考生帶好自己的東西,坐電梯上四樓進大會議室參加面試,面試完,直接從電梯下一樓回家,不能再到二樓食堂。”
8點整,面試開始,第一組的三個人在小邱的帶領下上了電梯。接下來,每過一刻多鐘,就有一組人離開二樓食堂,上四樓參加面試。
漸漸地,剩下的幾組人都不說話了。等待面試的日子度日如年,非常難熬。
最後,食堂大廳只剩下江一梅這一組人,三女一男。男生叫肖爽,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研究生,大大咧咧,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但是江一梅發現,他的雙腿在輕輕地抖動。
11點多,食堂的大門開啟了,小邱進來帶江一梅這一組坐電梯上四樓參加面試。一位來自暨南大學新聞系的女生悄悄對江一梅說:“我緊張死了,腦子裡是空的,還老想上廁所。”
江一梅說:“大家都一樣,咱們邊走邊放鬆吧。”
到了四樓會議室門口,小邱讓江一梅這一組排隊進入,肖爽排在第一,江一梅排在最後。大家魚貫而入。
這間會議室,江一梅以前來開過會。今天進屋,她發現屋裡的佈置大變,屋子中央的圓圈會議桌搬開了,正前方是一個長條黑板,黑板前面是四個靠背椅,在靠背椅的對面,是五排沙發,評委們都在沙發上入座,她看見淳于蘭端坐在第二排中間,沒敢打招呼。
主持面試的是編委勞艾樂,他讓每一名應聘者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自己座椅背後的黑板上。
這時,江一梅牢記住於遠超和淳于蘭曾反覆告誡自己的一句話:“從你進入面試考官視線的那一刻,你的一切行為,就開始被考官觀察和打分,不要忽視細節上的表現,這可能是你強於別的應聘者的地方。”
江一梅進屋以後,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轉身,微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