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回: 見習記者江一梅初登新聞舞臺 資深記者於遠超再度諄諄教誨(第2/3 頁)
話,讓江一梅醍醐灌頂。
於遠超接著說:“其實,我幫你忙,不需要感謝,都是應該的。謝倒有些俗了。我不太喜歡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太物質化,在物質上攀比,是沒有頭的。我喜歡那些在精神上攀比的人,精神上攀比,才能真正提高一個人的文明素質。物質上攀比,比出來的也不過是個土財主。”
“我覺得,像比爾.蓋茨那樣,得到物質和精神雙豐收,也不錯!”江一梅很頑強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
“我不反對合理合法的物質豐收,反感的是一夜暴富。彩票、股票和攀附富翁或富婆,都可能讓人一夜暴富,但這是特例,不可能是普遍規律,沒有引導意義。你從一張報紙的出版就可以看岀,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幾十位、上百位記者、編輯和新聞輔助人員的共同勞動成果,在今天,單打獨鬥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已經過時了。天上掉餡餅的事,一腳踢出個‘常林鑽石’的事,可以有,不會多,人要一心一意守株待兔,肯定是死路一條。”
於遠超意猶未盡,又接著說:“那種‘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在腳踏車後面笑’的人生哲學,我是看不上的。一個成功者,總要有些奮鬥精神,總要有些氣節,不能像禿鷲一樣,什麼肉都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一梅搜腸刮肚,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於遠超說:“咱們這是討論,各抒己見,不存在誰說服誰。你可以固執己見,我也可以不改初衷。來,別琢磨了。還是嚐嚐這個黑海魚子醬吧。”
於遠超用黃油果醬抹了一片面包,加上魚子醬,遞給了江一梅。
江一梅接過麵包片,邊吃邊問:“你覺得我們之間是不是有代溝?”
於遠超想了想說:“不同年代的人,會有一些思想隔閡,這很正常。就像你們看00後出生的女孩,也會覺得她們和你們有些不同,好像更超前,更新潮。但是,在我看來,記者在整個人群中,應當是代溝最不明顯的,因為記者不但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有時還要站在時代潮頭引領潮流。”
江一梅插話說:“現在是網路時代,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紙媒的記者是不是過時了?”
於遠超說:”不管是哪類媒體,電視、廣播、通訊社、紙媒體、網路媒體,都只不過是供記者們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現在所謂網路媒體的新聞,大部分還不是抄自通訊社和紙媒體,多數還都是通訊社記者和紙媒體記者寫的,被這些網路媒體轉載後無償使用。網路媒體要想擁有自己的網媒記者,那要有多高的人力成本?一般的網媒承擔得起嗎?所以,說到底,今天網媒依託在通訊社和紙媒之上,不過是個共生關係。而且,現在多數紙媒,也都有自己的網路媒體。媒體這塊蛋糕非常大,不存在誰吃掉誰。如今街頭廣告牌不是還存在嗎,這就是最原始的宣傳。“
江一梅聽於遠超這樣一說,會心地笑了。
於遠超接著說:”新聞和最新潮的事情,總是出自媒體的記者和編輯之手。搞輿論的,不能過分頑強地表現自己的代溝,記者的責任,是每天向人們介紹一個嶄新的世界!否則,我們這些人,憑什麼叫‘新聞記者’?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劇烈地變化之中,讓人目不暇接,再快的計算機,也計算不出世界的未來。我們今天能投身新聞事業,也算三生有幸,可不要虛度年華啊。”
於遠超這時滔滔不絕的狀態,最能讓江一梅心動。不管什麼事,經於遠超的嘴一鼓吹,頓時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江一梅心裡想:“於遠超,你真是個‘老司機’,我一定要讓你好好帶我一程!”
於遠超好像猜出了江一梅的心思,有一搭無一搭地說了一句:“有些事,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結果;有些事,也許最終就沒有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