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回: 俞曉溪暢遊九曲溪漂流賞丹霞 於遠超探訪桃源洞竹林品紅袍(第1/4 頁)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
——京城新聞圈風雲錄
顧雪林
第35回:
俞曉溪暢遊九曲溪漂流賞丹霞
於遠超探訪桃源洞竹林品紅袍
在福建南平機場下了飛機,於遠超一行集合後,乘坐斯科特小麵包車前往武夷山的茂林賓館。
在車上,於遠超向俞曉溪介紹說:“武夷山是地球上發育最完整和儲存最完好的丹霞地貌。”
“什麼叫‘丹霞地貌’?”俞曉溪問。
“丹霞地貌指‘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1928年馮景蘭等在廣東仁化縣丹霞山考察時首先命名。這種山以紅色岩層為主,形成紅色山塊群,在我國南方分佈最廣。”於遠超一邊搜尋著記憶一邊回答。
下午,於遠超在茂林賓館會議室,給從上海、BJ、廣東和福建來參加採風活動的50多位年青的新聞記者,講了一堂《如何在基層採訪中‘抓活魚’》的新聞採訪課。課後和第二天,都是年輕記者們自由採風活動的時間。
於遠超和俞曉溪相約,趁著傍晚的夕陽,先去觀賞天遊峰。
到了天遊峰腳下,俞曉溪覺得這山峰似曾相識。於遠超笑著說:“看著這山熟悉吧,當年拍電視劇《西遊記》,就曾取景這座天遊峰。它號稱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整塊岩石,素有‘一塊石頭玩半天’之說,這一面是如牆壁一樣的巖身,那一面另有彎彎曲曲的登山路徑。從天遊峰入口處的茶洞登上天遊峰,要走800多級之字形迂迴曲折的臺階。”
於遠超不緊不慢地爬到半山腰,累得氣喘吁吁。他抬頭往遠處看,俞曉溪穿著白色的旅遊鞋一路小跑,已經快到山頂了。於遠超羨慕地望著俞曉溪,默默地搖了搖頭,感嘆歲月不饒人!
於遠超總算爬到山頂,他和俞曉溪並肩坐在山頂的一塊巨型岩石上,遠眺山下彎彎曲曲的九曲溪。他彷彿在自言自語地說:“當年朱熹和徐霞客就是乘著竹筏沿九曲溪遊歷武夷山的。”
山上有風,涼颼颼的,俞曉溪的臉被山風吹得白裡透紅,她靜靜地聽著於遠超的自言自語,微笑著,沒有搭話。只是把頭,輕輕靠向於遠超。
“曉溪,我們明天上午到九曲溪漂流去吧,如何?”
“好啊。”俞曉溪把頭微微一偏,點頭同意,心裡暖洋洋的。
夕陽西下,巨大的暗紅色的太陽,不緊不慢地漸漸沉入群山的懷抱之中。踏著夕陽,俞曉溪和於遠超開始下山。在回賓館的路上,四周萬籟寂靜,只能聽到微微的松濤聲,路燈在黑暗中搖曳著。在穿過一片長長的竹林時,俞曉溪情不自禁地挽起於遠超的胳膊,和他越靠越近。
這一夜,俞曉溪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她趁著夜色,披衣起床,把厚厚的窗簾拉開了一條縫,讓溫柔的月光映瀉進屋裡。窗外遠山一片幽黑,偶爾有小杜鵑的“布穀布穀“聲,迴盪在山谷中。她抬頭向窗外天遊峰的最高處望去,彷彿看見了那個山頂巨石,幾個小時前,她和於遠超還在那裡並肩坐著,遠眺山下的九曲溪。哦,九曲溪,天亮之後,我將和於遠超一起到你那裡漂流!
當晚,於遠超看完電視晚間新聞後,開啟電腦,上網瀏覽當日的各類新聞,看了一些他關注的部落格和微博。然後進入自己的部落格,寫了一篇遊記散文。午夜時分,他隨手瀏覽了一下《參會人員房間表》,發現自己住的是216房間,俞曉溪住在316房間,真巧!
他洗完澡,關燈躺在床上後,睏倦的眼睛盯在了天花板上,他想:“那是俞曉溪房間的地板。她應當已經睡了。”他閉上眼睛,腦海裡像放電影一樣,慢慢地回放著這一天的光景,漸漸進入夢鄉。
這一夜,於遠超睡了一個安穩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