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頁(第2/6 頁)
虧在澠池不夠堅固。 與張鎮周和單雄信對峙的兩路唐軍同李世民的主軍一同西退,撤回&ldo;關中東大門&rdo;潼關內。 沈落雁得勢不饒人,先派人立刻趕回洛陽為坐鎮的單美仙送了一封秘信,接著下令張鎮周和單雄信負責與襄陽的守軍聯合控制該片區域,她則與楊公卿等大將率萬五大軍銜尾追去,最後在潼關外二十里處的北頭附近安營紮寨,與隨時可以沿大河西上的洛陽水軍遙遙呼應。 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潼關歷史悠久,,起初關城在城北村南,後楊廣上位,移關城於南北連城間的坑獸檻谷禁溝,經過唐軍近兩年來的不斷修葺擴建,如今的潼關險峻異常,易守難攻。以沈落雁之能亦不敢貿然強攻。 好在有佔據成都的宋家軍在南方照應,故沈落雁只要拖住對方即可。她帶的兵力不多也不少,令敵人既不敢隨意出城攻擊,也不敢小覷。而一旦&ldo;關中南大門&rdo;漢中若被攻克,潼關就成了虛設。主動依舊被她牢牢地把握在手裡。 做她的敵人真不是什麼舒服事。 冬季快要來臨,在源源不斷的糧草物力支援下,萬五洛陽軍熱火朝天地建營築壘,挖壕立柵,養精蓄銳,以圖平安度過冬天,待春暖花開時動對關中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次全面衝擊。 半個月後,沈落雁正與前來牢騷的獨孤鳳說笑時,帥帳外有衛兵來報韋憐香在營地外求見。 韋憐香與封德彝這二人的真實身份並不為大部分人所知,故衛兵不放他們進來亦屬正常,沈落雁忙與眾將領迎出帳外。 寒暄幾句,眾人分別坐下後,沈落雁平靜地道:&ldo;李世民是否完了?&rdo; 韋憐香依舊是那副死人模樣,點頭木然道:&ldo;李淵在後妃和李元吉的慫恿下,又盤問過被李世民遣回長安的李建成心腹將領,認定李世民定與李建成之死有關,大怒之下決定召他回長安復命。&rdo; 這段日子以來,沈落雁等人已大概推測出李世民被迫緊急撤回潼關的緣由,只是不如韋憐香講述起來那般詳細罷了。 麻常愕然插口道:&ldo;李淵難道不知前線形勢?若無李世民,李唐必垮。&rdo; 韋憐香讚許地瞧了他一眼,繼續道:&ldo;李淵這人並非一無是處,在天策府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的極力勸諫下,決定再思考一晚,那晚並不是我服侍。第二日朝會上李淵面色特別不好,言受了些風寒,暫由李元吉代理國政。李元吉對在朝百官出示李淵親的聖旨,著李世民必須單獨回長安復命。&rdo; 眾人聽出其中的意味,楊公卿問道:&ldo;李元吉該是收買過公……韋兄吧?李淵在那之後露過面嗎?&rdo; 韋憐香微微一笑,道:&ldo;大將軍猜得果然準,李元吉給了我一大批財寶,要我為他辦事。李淵在那之後一直在後宮養病,連我都沒再見過他。而朝政方面,大多數人都是明白人,紛紛支援李元吉,只有天策府的少數人極為牴觸,卻怕累了家族而不敢堅持到底。&rdo; 一天李世民不死,對李元吉登上皇位都會構成極大的威脅,他搶著出征,正是要壓下李世民的戰功。原本他一心要置李世民於死地已是廣為人知的事情,在李建成死後,李元吉哪還按捺得住?至於李淵的病,則可能是李元吉在突厥暗中派來的高手下作的手腳。只有這樣,李元吉才算名正言順地掌握大權。 韋憐香的聲音再次響起,道:&ldo;李世民萬般無奈下只有回城,但他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一眾真心追隨他的將領,由於秦叔寶早前受傷回長安靜養,所以做內應避過李元吉安排在半路的伏擊者們,直接進入皇宮。未待李元吉難,李世民率先提出要見李淵。他的做法合情合理,文武官員也挑不出毛病來。豈知坐了幾天&l;代皇帝&r;的李元吉卻不買帳,大官威,細數李世民四條大罪:一曰抗旨不遵,非獨自歸朝,是為不忠;二曰謀害太子,將李淵氣病,是為不孝;三曰帶兵無能,至唐軍死傷枕藉,是為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