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怒懟袁紹(第1/2 頁)
討公道討公道!
今天是鳴冤日嗎?
一個個都跑來這裡討公道?!
袁紹氣的咬牙切齒,但想到軍營中的流言,還是壓著脾氣道:
“此事本盟主知道了。
既然你等無事,那兩名親衛本盟主也已經打發回汝南了,此事便就此作罷。
把趙岑留下,你等就退下吧,本盟主還有要事處理。”
聽見這話,陶謙等人甚為震驚,而張與則是直接氣笑了。
昨天明搶,今天暗奪!
我真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張與嘩嘩甩了兩下衣袖,往前一步,擋在了劉備身前,徑自開口道:
“袁盟主如此處世不公,難道就不怕天下群雄心有不服嗎?”
袁紹今日頻頻受挫,心裡難免有怒火。
又見張與一身麻布粗衣,又是跟著劉備這個小小別部司馬進來的,更是沒把張與放眼裡。
因此,袁紹不屑地俯視著張與:
“你又是何人?這大帳之中豈容你放肆?”
張與冷哼一聲:
“不容在下放肆,在下今日也得放肆一回了。在下乃大漢留侯張良之後,張與張子和。
不巧,昨日險些死在盟主親衛刀下的那倒黴蛋,正是在下。”
漢朝是極為重視門第的。
因而張良的名號一報出去,在場眾人的目光立刻就變了。
孔融當下便拱手笑道:
“竟不知先生乃是留侯之後,失禮了。我乃北海相孔融,字文舉。”
張與微微一笑,還禮道:
“素聞孔北海賢名,今日一見,方知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啊!”
這話誇得孔融心花怒放,沒等孔融客套,張與便趁熱打鐵,向孔融介紹了劉備,還特別點明瞭劉備漢室宗親,天子皇叔的身份。
北平太守公孫瓚乃是劉備同門師兄,此時也出言力證劉備身份。
而劉備也謙虛有禮的與孔融交談起來,幾句交談下來,兩人頓覺相見恨晚。
陶謙、劉岱見此,也紛紛出言與劉備攀談。
一群人其樂融融。
然而,曹操的目光卻不在劉備身上。
他止不住地打量張與,心中暗自盤算。
這劉備在大營中已有月餘,始終默默無聞。
但近幾日卻能一舉成名。
先是未卜先知的派兵支援孫堅,而後又活捉了華雄副將,立下大功。
再加上親衛昨日來報,說一少年在大營門口怒斥袁紹,引的流言四起。
看著不遠處的風姿毓秀的張與,曹操心裡也有了計較。
這些事,只怕都是這少年的功勞啊。
曹操收回思緒,細長的眼中閃過精光,笑呵呵的走到張與面前,出言誇讚:
“久聞英雄出少年,操曾不以為意。沒想到今日一見子和,方知此中真意!吾名曹操,字孟德,久仰大名。”
張與聞言,眉頭一挑,有些意外。
但很快也反應過來了。
畢竟曹操可是個難得的人物,能在群星璀璨的漢末成為首屈一指的梟雄。
收攏無數謀士武將,一統北方,奠定曹魏的基業,自是不可小覷。
能猜出自己是這一切的推手,其實也很正常。
想歸想,張與還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曹操:
“曹將軍謬讚,與區區螢火之光,不敢當此殊榮。此次與乃是隨同主公,為趙岑之事而來。”
見眼前的少年似乎不願深交,曹操也沒有放棄:
“子和實在過謙了,若能得子和相助,此次討董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