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理痰湯(第2/3 頁)
效記得非常熟悉,張口就來:“補脾去溼,益腎固精!”
高強也開口道:“芡實味甘,平。主溼痺,腰背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白紫薇背的是中藥書上對於芡實的功效,高強一直走的經典範,所以背的是《神農本草經》之中對於芡實的描述。
“對,既然你們知道芡實的功效,也知道痰的標本的道理,所以這個方子重用芡實在這裡目的其實就是補腎。他是有痰咳嗽,這次要從腎治療。直接治根,同時加二陳湯,標本兼治!”
江雲初開始給二人講課了:“理痰湯是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一書之中提出來的方子,主治的就是痰涎鬱塞胸膈,滿悶短氣。或漬於肺中為喘促咳逆。”
“他不僅僅說是能夠祛肺中之痰,還可以祛身體各個地方的痰,因為怪病多由痰作祟。這些都是張錫純自己原本書裡寫的,不是我說的哈!”
江雲初對於白紫薇和高強引領高明就高明在這個地方,雖然以口頭教學為主,但是說的話都是有根據的,不是道聽途說來的。
說出來的話,去各個地方查閱,都是有跡可循,有理可依據的。
讀經典,是一箇中醫成才路上最近的階梯。
“張錫純還說,他的方子可以治療,痰停於心下引起的驚悸失眠;痰停滯於胃口導致的脹滿噦呃;痰流溢於經絡導致的肢體麻木或者偏枯;痰留於關節,附著在筋骨之中,導致的活動不便,關節疼痛;也可以治療痰隨著逆氣肝火上升,導致的人體眩暈不能坐立。”
江雲初把理痰湯的方子主治大概給二人講了一通,然後開始延伸張錫純對於這個痰的看法和對於自己創作的理痰湯的方藥解釋。
張錫純自己講,理痰湯一方以半夏為君藥,目的是降衝胃之逆。
然後呢方中重用芡實,用來收斂衝氣,同時可以收斂腎氣,增加腎臟的閉藏之力,因為咳逆上氣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腎臟的固氣功能。
腎氣得到補充之後,腎臟的元陽之氣充足,那腎陽氣化,可以溫化寒痰,同時還可以降逆平衝。
用芝麻、柏子仁是為了輔助半夏,因為這兩味藥油性較大,一是氣味微微帶一點點寒,一是油潤之性比較充足,這倆藥的功能,即可以潤半夏之燥,又能幫助芡實加強補腎的功效。
方子之中用生白芍、茯苓,目的是為了滋陰利小便,淡滲以利小便也。這兩個藥是為了給邪氣以出路,讓邪氣有處可遁,不至於在身體之中亂竄,亂動。
用陳皮,本身陳皮和半夏就是二陳湯,千古化痰不易之方,但是張錫純說,他用陳皮不是想讓陳皮化痰,而是想讓其行氣,目的是輔佐半夏降逆氣,同時能夠梳理芡實、芝麻、柏實補益之藥的滋膩之氣。
“但是啊,我有一點點個人看法,你們兩個以後如果看病的時候,可以驗證一下這個看法,張錫純說他用陳皮是為了理氣,其實我覺得也是他個人的一個想法,如果用理氣,不用陳皮的化痰,則完全可以改用青皮,那樣理氣更強。其實他還是留了一手,二陳就是這個方子的核心。”
江雲初一通話講吓來,不僅僅高強和白紫薇聽的入迷,就連李濤旭聽的都入了迷。
李濤旭由衷的讚歎:“在這看病,不僅僅是看病啊,聽你們講的,我感覺我好像都有點會看自己這個病了!”
——————
世醫治痰,習用宋《局方》二陳湯,謂為治痰之總劑。不知二陳湯能治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標在胃,痰之本原在於腎。腎主閉藏,以膀胱為腑者也。其閉藏之力,有時不固,必注其氣於膀胱。膀胱膨脹,不能空虛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飲,速於下行而為小便,此痰之所由來也。又腎之上為血海,奇經之衝脈也。其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