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第2/2 頁)
只以功績說事。
除此之外,唐林還改革了吏治。
胥吏、官員皆是吏治,胥吏要的是考試,之前唐林的胥吏六房制度, 讓各地的府衙、縣衙有了完整的胥吏管理制度,但是最根本的依然沒變,那就是胥吏世襲制。
寧朝的胥吏都是世襲的,而且寧朝的官員還喜歡隨意新增胥吏。
也就是說,胥吏永遠都是在增加,沒有減少的一天,這也導致了寧朝的胥吏人數及其龐大、複雜。
縣衙、府衙的胥吏已有定例,按照各個衙門的等級制定了不同的胥吏人數,縣衙胥吏最多的是赤縣,最少的是下縣;府衙最多的是上府,最少的是下府。
但是朝廷各部的胥吏同各衙是不一樣的,所以唐林調查了許久,同承昭帝還有各部尚書上下斟酌許久後,才定下了大概職位。
除了限制人數外,更重要的是俸祿,寧朝胥吏沒有俸祿,以前都是得些茶水錢什麼的,不能算。
所以胥吏也劃了等,不同等級的胥吏所得俸祿不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胥吏們需要進行吏試,吏試上等才可以入職,也就是說取消了胥吏世襲制。
而且每三年胥吏考課一次,連續三次都是上等的話,可以酌情讓一名子嗣參加科舉,如果連續六次都是上等,並且功績卓越的話,可晉升為低品官員。
離開吏職十年後,子嗣可脫離吏籍,參加科舉。
對於這件事,朝廷考慮許久,有不少官員覺得官吏不該一體,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如何能讓胥吏成為官員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