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第1/3 頁)
紫檀在清代的史書上記載,當時它的價格就是楠木的20倍。楠木已經非常非常貴了,楠木你知道我們故宮裡有很多建築,有很多傢俱都是用楠木做的。比如承德避暑山莊,還有楠木大殿。紫檀在雍正年間、乾隆年間使用頻繁,宮中有大量的記載。雍正六年十一月十五日,郎中海望啟怡親王。他就說紫檀木都使得差不多了,說能不能你再調點,我在雍,行不行,它都要批,打報告,那怡親王就說&ot;準行許,遵此&ot;,那意思就是說,我同意,你們去用去吧。這種記錄比比皆是,當時每用一次紫檀都要一層一層打報告。怡親王是主管造辦處的,因為他跟雍正的關係非常好,盡心盡力,所以雍正又酷愛藝術,就把這個權力讓怡親王去承擔。所以怡親王在造辦處的整體工作中他是老大,他說了就算了,所以從這些記載中都可以看到當時使用這些木頭的困難之處。
後來成立了作鍾處,就是專門做鐘錶的。那麼到了乾隆的時候,乾隆看到一個小羊子,說這個鐘錶做得不錯,想做一個大的,那麼當時工匠先做一個樣子讓呈覽,讓皇上看,皇上說行,就做這個樣子,照這個樣子做吧。結果他們誤認為皇上是要用紫檀做,所以這個東西糾用紫檀做的,有兩層樓那麼高。做成以後要請皇上來,要請皇上看。讓皇上表揚表揚。皇上一看就火了,說誰讓你們用紫檀做的呀?就大發雷霆,這一段都有記載,這個鐘現在還在故宮裡展出,非常大,像一個小樓似的。就可見皇上使用紫檀的時候也非常心疼。
到了乾隆時期,尤其到了乾隆中期以後紫檀在宮中的儲備也非常少了,這一點上是我們一般人所不知的。我們博物館曾經在蘇富比30週年的那個拍賣會上買過一對紫檀寶塔,你知道用紫檀做塔是很罕見的。寶塔很高,有2米多高。當時我們查了一下史料,這個塔是乾隆皇帝為他母親所做,乾隆是個孝子,他的母親一生也榮華富貴,活了80多歲。乾隆就說,母親的壽日每年都是一等大事,至於他自己的生日倒是二等大事。所以很多人就送禮,一定要送給皇太后,那麼就做了這對紫檀寶塔。這對塔出現的時候呢是在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我看到的時候就非常興奮。當時它沒有寫紫檀,我一看圖我就知道是紫檀。它就寫木質什麼什麼塔,然後講了一下這個塔的來歷。100多年前就到了英國,那我想可能就是八國聯軍那會兒就給運到英國去了。然後現在突然出現,它們作為蘇富比拍賣公司近日香港30週年的時候,它拿出來作為一個很隆重的拍品去拍,但是它沒有寫紫檀。我就特高興,我們就去了,做好了準備,我們進入拍賣場的時候,一人發一紙條,上面寫著此塔是紫檀的。我是怕所有人知道它是紫檀的。因為它不寫,很多人就不知道它是紫檀。可你一進門全發一個,就是說,這塔是紫檀的,我們在書上沒寫明白,說先告訴你們。然後我們就忐忑不安,覺得是不是這個東西就可能因此買不到,到國際市場買一個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你在全世界的資本的力量下跟人家去競爭,有一個人比你橫,你就買不回來,這很簡單。有一個人永遠伸著那隻手,你就甭想買回來。那麼好在它是臨時性的這種通知,很多人也反應不過來,我們就以很低的價格把這個塔買回來,現在在博物館陳列。非常漂亮,七重簷,能陳設48尊佛。
【黃花梨】
老話說人分三六九等,木有花梨紫檀。這花梨指的就是黃花梨。中國人把這兩種木頭作為木頭最高的境界。
黃花梨它這個稱謂偏晚,古書上一般都記花梨,或者花梨木。後來是因為替代物出現以後才改為黃花梨。那麼黃花梨的這個顏色非常溫潤,非常受明代文人的喜歡。現在西方人也非常喜歡它。但清宮並不喜歡,所以清代的時候就把黃花梨傢俱給換掉了。所以民間擁有了大量的優良的黃花梨傢俱。
黃花梨傢俱因為當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