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3 頁)
諸葛端雲並不言語,只淡淡頷首,略表同意。
眾人這才反應過來,比試已分高下。都不由暗暗出了口氣,尤其是德妃,她臉色倒不見兒子輸了比試的不甘,只是長長出了一口氣,想必方才諸葛端雲那一劍把她這個當孃的心吊到心口了。淑妃瞥了德妃一眼,牽起的唇角很有些嘲諷的意味,想起德妃平日最是以兒子武藝過人為傲,而她兒子今日竟然輸了,她就說不出地開心。元皇后暗暗看了兩人一眼,臉上噙著笑,卻只當沒看見。
永陽、純陽和安陽的視線還沒從諸葛端雲身上收回來,寧陽卻多看了德妃幾眼,這位德妃相比後宮妃嬪,倒也算是個不錯的了。一身的英氣慡利,雖不見得一點也不爭寵吃醋,但卻是個好母親。至少她會為孩子的安危擔心,只這一點就比李充儀好多了。
武德帝撫掌笑道:&ldo;好!甚好!&rdo;諸葛端雲和賢陽聽了忙將劍交還給身後的小太監,眾人隨著皇帝重新進殿入座,二人則立於殿中聽訓。
&ldo;賢兒雖敗,相比一個月前朕考究武藝之時也略有長進,只是還需用功才是。&rdo;
&ldo;是!兒臣謹記父皇教誨,日後定當加倍用功,下次一定是兒臣贏!&rdo;賢陽鏗鏘答道。
武德帝滿意頷首,略微側首對身後的太監總管道:&ldo;大皇子武藝尚可,朕便將年前得的離日祖師所鑄的青朗劍賜予之,以示勉勵。&rdo;
大皇子一聽面露大喜之色,忙下跪謝恩。寧陽雖不知這青朗劍有多好,也不知離日是誰,卻知道就憑那個祖師的名號,想必也是把難得的好劍。
安陽忍不住道:&ldo;父皇,您不是說勝者重賞麼?大哥哥輸了比試您都賞了寶劍,不知賞什麼給端雲表哥呢?&rdo;
元皇后微微蹙眉道:&ldo;你父皇自有論斷,何需你心急?&rdo;說罷,又對武德帝告罪道,&ldo;臣妾教導無方,還望皇上恕罪。&rdo;
武德帝笑道:&ldo;這丫頭心直口快的,天性如此,倒也不必教導過嚴。今兒乃是除舊迎新之夜,這殿上都是一家人,今日不談君臣之道,皇后大可不必介懷。&rdo;
皇帝這是明顯護著安陽,明眼人一瞧就能聞出風向來,眾妃嬪忙笑著稱讚了安陽一番,這才作罷。
武德帝看向仍立在殿中不語的諸葛端雲,眉宇間頗有緬懷之意道:&ldo;想當年皇姐出嫁之時,朕初登皇位,那日朕親眼看著她的喜轎出了崇安門。一別十三載,皇姐已然故去……&rdo;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帝王看著少年頗似長公主的眉宇,恍惚間見到那年初登帝位,朝黨分立,政事紛亂,局勢不穩。那時他剛親政,坐在朝元殿金碧輝煌的龍座之上,看著元丞相力挽狂瀾,看著各派門閥虎鬥,而手上未有一兵之權的他只能將滿腹韜略與雄心掩藏在心底一角,靜靜等待著這屬於他的一切收回的一刻。
那時夏淵週三國邊境偶有摩擦,南戎戰事剛起,李氏令重兵出戰,卻有探子回報,李氏勾結他的兄長長山王意圖謀反。各地的藩王門閥坐山觀虎,無人出兵來救,正值此時,大夏的老皇派使節前來求親,意圖迎娶長公主長孫紅葉。當時他極力反對,皇姐卻毅然點頭應允。披上嫁衣的一刻,那素日堅韌剛烈的皇姐頭一次流下淚來:&ldo;你雖為母嬪養子,我卻視你如親弟,如今親弟有難,我自當竭力。你且寬心,待我嫁與夏皇,定求他出面震懾。&rdo;
那時,正值大周雨季,連綿數日的陰雨讓人心裡都生了黴,他親眼目送皇姐的喜轎遠離帝都,在那青磚大街上留下一路紅塵吹打。那日,他心中暗暗起誓,此生定要做那千古明君,收回皇權,不負皇姐遠嫁之意。
這些年來,他剷除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