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隆基是誰?(第1/3 頁)
藍袍男子輕搖摺扇:“觀這後世朝廷似乎對百姓言行不甚拘束。”
旁邊身穿翠青色衣衫的公子往嘴裡扔一個果脯咀嚼著,聽到他這話:“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說話太過小心,那何止是不甚拘束?簡直是無所拘束才對吧。
別的不提,先是評論中有女子隨意戲言要稱帝,後更有人仿造龍袍、天子冠冕穿戴在身,現在又口吻輕佻地說什麼、清君側……造反一類的話,真可謂是張口就來。
如此百無禁忌,何止子晏你是一句不甚拘束就能道盡得了的。
不過,我倒因此對這後世猶為嚮往,人活一世自當有甚說甚,也不知那幕後的什麼‘系統’可否讓我去往後世一觀,哪怕一日也可啊。”
藍袍男子,也就是安子晏聞言露出一絲苦笑,他這好友什麼都好,就是這嘴——向來是有什麼說什麼,絲毫不顧忌。
這等謀逆之言仙幕說得,他們可不能,哪怕此地只有他二人,他們也只是口述後世人的言論。
不過好友的話他還是贊同的,尤其是後半句——他也想親身到後世去看看。
——————
其他人的關注點不論,貞觀年間的李世民和他的臣子們,自然不會錯漏那幾條相關評論。
李世民剛開始還有些好笑地看著評論,覺得這後人的嘴確實挺厲害的,某方面來說。
唐朝對外交那條他沒看明白什麼意思,緊隨其後的攻下長安的那句他沒當回事,畢竟後世人的無狀言論也不差這一個了,他已經不會再為此驚訝或者怎樣了。
他全當這個影片和上一個一樣,都只是單純的他們看得半懂不懂的娛樂內容。
從這種角度來看,此次影片確實也有些讓人忍俊不禁,再配合那些彈幕觀看,效果更是出彩。
直到評論區展開,
直到評論區的出現,結合上下評論他看懂了那句“天可汗、李二鳳”極大可能就是指他。
雖然不太明白這兩個稱呼的由來,不過結合之前後世人對秦始皇的“祖龍”稱呼,李世民覺得這或許也可以說後世人對他也、可能、大概、很喜愛?
至於說這些外族都是大唐忠臣良將什麼的,原本鑑於後面那個如今他稍有些明白的狗頭,這句的真實性待定來著,不過下一條指名道姓地評論讓他有些相信了這話。
畢竟敬德就是鮮卑出身,不也照樣立於朝堂。
但下一條評論開始,他就有點不妙的預感。
而這不只是他一人的感覺——
“看來這李隆基是陛下的後代子孫。”
房玄齡內心補充:或許也是後來的皇帝。
不過這話由臣子來說或許有些不妥,反正陛下應該也能猜出來。
正這麼想著,下一條評論就直接佐證了他的猜想。
杜如晦拱手行禮:“臣先提前恭喜陛下往後又得猛將忠臣了。”
至於那些人好像是番將、是外族?
領兵的將官有能力又忠誠才是最難得的,而這兩點,前者暫且不說,後者可是已被後世人蓋棺定論的,這又怎麼不能稱為喜事呢。
此時的君臣等都更認真地觀看,希望後世人能再洩露些關於大唐未來的一言半語。
可是看著、看著,怎麼哪裡不對勁起來了。
什麼叫做:我要是安祿山,我有這些人我也反???
李世明皺眉試圖逐一分析:“這安祿山莫不是那李隆基的臣子?前面說他那挑有提到安史二字,或許這不是指一個人名為安史的人,而是姓安和姓史的兩人?”
後面“生生世世不放過”的評論證實了這事,可是李世民寧願自己猜錯。
畢竟——
長孫無忌:“此前評論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