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5 頁)
,歐洲慷慨的社會福利制度和產業政策給自己的公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美國保護資本集中型的航空產業的方式則沒有那麼直接,比較複雜,效率也低,而且規模也不大。
大多數針對對方的政府資助問題的爭論內容相當複雜,充滿了許多人為炒作的情況,很不可信。同時,波音也在一旁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一些推波助瀾的作用,只不過該公司的做法成效不大。而且其中出現了一些漏洞,讓人很容易分辨出它的虛假性。
波音的前任總裁兼執行長哈里·斯通塞弗——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引發了這一系列爭端。是他決定主動在商場上給對手一次打擊的,但動機不是很明顯,就算是波音的員工也有很多人不知情。這麼做導致了一些問題:大多數波音的管理人員都覺得管理上的問題是造成波音現在處境的根本原因。但原因出在哪裡?波音的一個部門認為它不應該採用透過競爭來消耗空客財力的策略,這樣反而會讓對手製造出效能良好的飛機,從而衝擊787的市場前景。
雖然說空客好像已經憑藉A380度過了自己的危險時刻,但如果它拒絕接受政府資助而獨立開發新的巨型飛機,那情況又會變得不甚理想。波音總裁路易斯·普拉特(Lewis Platt)評論說,這些問題都是由於相互之間的競爭造成的:“在空客為完成A380的建造筋疲力盡時,如果還要耗費精力將A350投放市場,這顯然很難做到。”
空客的北美地區總裁亨利·庫普隆則丟擲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理論。在申明自己說的只代表個人看法後,他談到:“這場爭鬥已經不只是針對商場了——不是針對A380或者說保護787的市場前景,而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政治方面的目的——因為波音想要獲得政治上的同情和幫助。它已經達不到以前的發展速度了,還不停地被空客搶佔自己現有的市場份額。不久前,波音又碰到新式飛機制造上出現的種種問題。這時的波音不得不告訴自己,我已經無法取勝,那就讓我的政府來進行干預吧。它的目的就是告訴公眾:我們的失敗是因為空客在作弊。”
。。
第3章 隱蔽的手法和荒唐的決策(5)
他沒有說明一點:波音尋求政府支援的策略已經有效地促使華盛頓不再注意它在國防事務上的一些違規操作問題,而轉而打算對這家國內公司予以一定的保護。當時美國的參議院以98∶0的投票結果一致透過決議,要求政府採取應有的行動。
不論波音這麼做的動機如何,它著實讓大多數業界人士吃了一驚,尤其是長期關注斯通塞弗的觀察家們。其中的一名就發表看法說:“哈里一向在自己的頭腦中對於公司的前進方向和策略有很清晰的想法,現在卻不按照規則出牌,這從商業角度講是很不應該的。”
波音這次不遵照“1992協議”所採取的行動取得的反應是多方面的。美國的很多輿論認為空客使用了不正當的手段來對抗它的美國對手,美國一名著名的航空業分析師就撰寫了一篇評論認為:“波音的失敗完全值得同情,如果A380的開發完全依賴於商業運作或者是所在公司的資金,它將無法獲得現在的市場價值。而且歐洲給予自身航空產業過分的保護使得747過早地被趕出市場,讓波音的承受力經受巨大的考驗。”
當然,這一舉動也引起了一些消極的反應和反對意見。這主要集中在波音因為空客政府資助和“1992協議”而承受了很大的競爭壓力,並在自己的事業方面造成了劇烈的不良連鎖反應等方向。同時,相關的航空業主要參與者十分希望阻止波音和空客之間的這場戰爭。很容易受市場行情影響的各家航空公司擔心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的影響下,一旦政府對於飛機生產商的支援被取消,那麼他們就需要面對更為昂貴的飛機價格。
美國主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