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年號:真元!(第1/3 頁)
只見二人,一個黃臉長鬚,剛毅儒雅,一個高鼻大眼,桀驁跋扈。
“末將在!”
劉溫看著階下二帥,開口道:“四將領兵固守我大漢邊界,但打仗豈有一味防守之理。”
“李靖,朕要你與工部沈括合力,多造樓船,操練水軍,若戰事焦灼不下時,便由你率水軍助四將退敵!我大漢如今在上界四面臨海,水軍乃是重中之重,你可知道了?”
“末將得令,必不辜負陛下重託!”
李靖滿臉嚴肅,鄭重其事地領了皇命,退回了武將佇列之中。
“金婁室聽令!”
“你率所部與李靖共同操練,待李靖出擊時,你便直搗來敵源頭!”
“末將,得令!”
桀驁將領嘴角咧開了一個殘忍的弧度,顯然是很滿意天子對他的安排。
若把四帥的打仗風格比作武器,那麼衛青便是盾中帶刀,能攻會守,不過更擅長防守。
岳飛是一把白蠟杆,全攻全守,能硬能軟。
李靖是一張大弓,一旦得令,便是千里奔襲,必取敵首。
他就是一把攻城大錘!最擅硬仗,兩軍交戰,必定把對方粉碎!
所以天子給他的任務,自然也是最適合他的。
佇列末尾的岳雲眼見自己父親被天子委以重任,鎮守最為兇險之處。不禁喜形於色,咧開大嘴,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一旁的魏徵瞪著大眼巡視百官儀態,見到岳雲這表情,不禁心中一喜,不過面上卻不動聲色。
好小子,這麼快就被老夫逮住了!倒也不枉老夫幾次三番推薦你等少年進殿上朝。
付出努力並得到收穫的感覺讓魏徵很是滿意,便在笏板上用真氣寫了幾個字。
“岳飛之子岳雲,認將唯親,朝堂之上面露喜色。”
有時候,彈劾並不需要寫太多,寫明行為與動機,就足夠了,再多了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
記下岳雲後,魏徵便一個勁的盯著霍去病,心中默唸。
該你了,該你了……
而在龍椅之上的劉溫,說完最重要的作戰任務後,繼續對著剛剛退回佇列的姜子牙說道:
“姜尚書,朕令你與孫侍郎自今日起,儘快選定九正九副共計一十八將,一旦外敵來襲,便使正副諸將鎮守各州,彈壓地方!”
姜子牙與身後的孫武朝著天子拱手,便再次退回佇列之中。
這次他們兵部又得選定探查情報的軍士,又得替天子選將,可謂是責任重大。
前者還好說,畢竟軍士選擇按標準來即可,後者可不行。
倒不是說他二人存了什麼私心,實在是大漢如今能打的將領太多了,別說一十八個,哪怕一百八十個也不夠分!
不過畢竟他二人當年也是行伍翹楚,如今雖不在一線帶兵,不過這些事對他們來說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老規矩,讓眾將打一場,誰贏誰去,這樣誰也不會有異議。
劉溫決定好執行三策的人選之後,便不再說話,而是重新擺回了原來的姿勢,單手撐著下巴,盯著階下群臣,略微抬了抬頭,示意眾人若無事啟奏便退朝。
左側文官之中,自張良之後走出了一個山羊鬍須的中年官員,稀眉長眼鷹鉤鼻。
“微臣禮部尚書趙普,有事啟奏!”
趙普手持笏板,一絲不苟地向劉溫行禮。
魏徵看著朝堂中間的人,心中冷哼一聲,接著便把目光從霍去病的身上收了回來,死死地盯著趙普。
他常年彈劾,結了不少仇人,趙普便是其中官職最大,私怨最深的幾個之一。
這人雖為孔師弟子,天子同門,不過卻是小肚雞腸,旁人得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