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攜子東歸(第2/6 頁)
種樹。
人口是這個時代必須重視的問題,尤其在這個地廣人稀的寧夏,在這裡郭默原則上廢除了死刑。
只是根據量刑的輕重,被迫勞作的時長和強度不等而已。
足足兩萬多人,如果能成為一支穩定的勞動生產大軍,也能為寧夏的繁榮做出貢獻。
“好吧,等寧夏的春種結束了,我就帶著你和適兒回去,聽說薛先生的身體近來也有些不大好了……”
吏部尚書薛極,可以算是現在大宋朝堂的第一重臣,郭默能安心在外,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位薛尚書能在中樞裡支撐著。
當年燕王府的四老,曾經的御史中丞衛涇,在去年冬天已經過世了,為此太上皇趙擴還特意罷朝三日,以示隆寵。
郭默沒能回去,卻也在昊王宮內擺下靈堂,讓寧夏的一眾文武前來祭拜。
禮部尚書程珌,身子骨是四人中最硬朗的,他這兩年一直在中都城待著,和工部尚書趙建大一起,按照郭默提供的草圖在修建新的皇宮。
而刑部尚書趙汝述,可以說是過得最輕鬆的,刑部的事務,幾乎都是年富力強的宋慈在打理,而趙汝述的主要精力卻是用在了“內閣”裡。
“陛下,孟都統在外求見——”
正在這時,有“錦衣”進來稟告,郭默抬眼看了一下,此人他還認識,是“錦衣”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名叫羅琪,洛陽人。
雖然年齡是最小的,今年也已經二十六歲了,是“錦衣”中少有的讀書之人,聽說年少時還中過秀才。
“是羅琪啊,聽陸統領說,你小子也突破到三流境界了?不過你跟別人有些不同,你天生瘦小,適合修煉輕身之術,這本功法你拿去吧。”
“夭矯空碧”,這是古墓派的一套輕功,一代宗師林朝英所創,武功風格是飄逸、靈動、速度快。
不過,郭默現在手裡這本,卻是他刪減之後的版本,當然也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更適合小團體之間的並肩禦敵。…“你練成之後,從‘錦衣’裡挑選合適的人傳下去,我估計三人或四人同使,聯手對敵時威力更大。”
“謝老師——”
但凡私下相處,或者涉及到傳授技藝,“錦衣”的人依然保持著最初的傳統,稱呼郭默為“老師”。
“陛下,您詔喚微臣回來,所為何事?”
因為寧夏地廣人稀,很多地方都不適合種莊稼,郭默索性就開設了兩處馬場,一個在河套附近,一個在青海湖旁。
這件事情,也是由孟共負責的,馬場裡所用的人,要麼是軍中退下來的老兵或傷兵,要麼就是招募的當地牧民。
說是馬場,其實用牧場來形容更妥帖一些,除了戰馬,同時也餵養了不少的牛羊。
風乾的肉類和各種奶製品,也是郭默給杜杲出的主意,用作對中原腹地,乃至於南方的貿易交換,既能給寧夏帶來源源不斷的利益,又能凸顯寧夏自身的地域特點。
“璞玉啊,這是‘聽風’送過來最新的,也是最全的西遼全輿圖,上邊標註了西遼各處重要的城池所在,山河以及諸多地形地貌。”
“陸尚德那小子是個幹事的材料,這兩年來也算兢兢業業地任事,如果將來能拿下西遼,那小子可算是立了頭功了。”
郭默將桉几上三卷絹布展開了,並招呼孟共上前觀看。
為了攜帶方便,又能夠將西遼的地形地貌勾勒得更清晰一些,陸尚德將整個西遼國繪製在三卷絹布上。
分別展開之後,再依次拼接在一起,就是一副完整的西遼全輿圖。
“陛下,您是想……”
孟共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這幅西遼國的全輿圖,他才發現這個西遼國可大的很啊。
大宋軍中繪製地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