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灰燼雙星計劃(第1/2 頁)
最後在碎空星“黑洞熔爐”的幫助下,他們成功造出了高階躍遷核心。
然後他們在灰燼雙星的中央建造了“灰燼雙星中央艙室”這是這一計劃的核心空間。
存放了高階躍遷核心與“資料儲存模組”等重要裝置。
由於核心從接收到超新星爆發所產生的能量,到資料真正的傳輸完成,這期間需要一個極為短暫的時間。
因此挪麥人將整個灰燼雙星的內部掏空,從木爐星採集到的一種堅硬的礦石,經過空心燈內部火山的耐久度測試。
用於建造中央艙室的保護外殼,以實現在超新星的爆發中短暫的抵抗那足以毀滅一切的能量。
在木爐星採集礦石時他們在礦區水區內發現了一種四眼的半水生生物,而為了不破壞它們的生態環境,挪麥人選擇更換了礦區。
而這種四眼生物正是28萬年後哈斯人的祖先......
接著他們建造了軌道探測炮,也就是發射宇宙之眼探測器的裝置。
在深巨星上製造,然後再透過深巨星上天然的水龍捲運送至太空,在軌道上完成組裝。
這裡離太陽最遠,能夠提供最好的發射角度,同時也沒有其他衛星,也不用擔心被幹擾。
回憶面具還有雕像也是這時候被創造出來的,是灰燼雙星計劃的記憶,資料儲存單元。
在深巨星上製作,面具位於灰燼雙星的中央艙室中。
用於實時儲存來自資料儲存模組和其他回憶雕像中的所有資料。
並且用躍遷核心同時傳送給22分鐘之前的使用者,以形成一種“時間迴圈”。
而回憶雕像則自動匹配一個單一意識,將其上傳至回憶面具中,從而一起實現迴圈。
而只有在計劃成功或者裝置故障時回憶雕像才會啟動。
以告訴挪麥人停止計劃,或者有足夠的時間解決問題。
為了能夠在實現灰燼雙星計劃各個地點快速穿梭,挪麥人在中央艙室外圍,沿著灰燼星赤道修建了六座連線著星系內不同地點的“躍遷塔”。
並且在灰燼星兩極建造了兩座巨大無比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為躍遷提供能量。
終於經過了漫長的準備過程,挪麥人發射了將太陽激發為超新星的太陽站。
按照挪麥人的設想,太陽站啟用將太陽變成超新星,釋放能量。
能量傳輸到高階躍遷核心,面具將探測結果,然後將結果傳輸進22分鐘之前的資料儲存裝置,結果不斷積累。
22分鐘之前的探測器將讀取結果,重新向一個全新的方向發射探測器。
探測炮再將全新的結果傳入記憶面具,而記憶面具將檢測是否得到宇宙之眼的座標,沒有的話將再次啟用太陽站,以此迴圈。
以上迴圈可能會重複成百萬上千萬次,而只有軌道探測炮和一些模組在迴圈,挪麥人本身並沒有參與迴圈。
所以這一切對於他們而言幾乎是瞬間發生的,直到探測器找到宇宙之眼的座標,回憶雕像就會啟動。
挪麥人將關閉太陽站,迴圈結束,既得到了座標,太陽也不用變成超新星,相當於無數次白嫖太陽的能量,而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他們啟動太陽站時,太陽卻沒有絲毫反應。
很顯然,他們現在的科技水平離成功引爆太陽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
就在他們為灰燼雙星的暫時失敗而感到沮喪時,一顆彗星闖進了這座星系。
這顆彗星的到來令他們感到興奮,因為他們已經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探索到新的東西了。
這放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宇宙之眼將他們困在了這一座星系。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