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戰鬥中成長(第2/9 頁)
主意。王彌、石勒、劉曜,劉聰手下的三大戰區司令長官,王彌想兼併石勒,有什麼好處?兼併完石勒成為劉聰的眼中釘肉中刺?因此,王彌的起意,背後一定有強有力的勢力撐腰。
這個勢力,應該就是劉聰本尊。劉曜是本家人,王彌是父親劉淵的老鐵,只有石勒是個外來戶,且越來越不受控制。劉聰的嫌疑自然應該最大。
王彌派劉暾到青州聯絡曹嶷,聯絡聯合攻滅石勒事宜。劉暾,雖善於謀略,卻不善於當通訊員,走到東阿時,被石勒所部的遊騎所捕,從其身上搜出了王彌寫給曹嶷的密信。
見信後,石勒不動聲色的處死了劉暾。
王彌,此時不知事洩,還設法麻痺忽悠石勒。土匪軍之間相交,不外乎金錢和女人,王彌將攻陷洛陽時搶掠的諸多美女財寶送給石勒。同時還帶給石勒一封信:你連苟晞都捕獲任為己用了,真是yyds!苟晞做你的左膀,我做你的右臂,何愁天下不定?
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是,我知道了真相你卻還在說謊。石勒收到信後心中暗笑。
311年10月的一天,石勒與張賓謀劃後襬了一桌酒席,邀請王彌來赴宴。這宴席自然不是什麼把酒言歡宴,而是鴻門宴、斷頭宴。沒有鬼精的文人輔佐班子的分析提醒,情報工作又沒做好的王彌欣然前往,毫無防備,酒酣時,被石勒親手幹掉。
飛豹變為廢豹,這樣,石勒先剪除了他逐鹿中原的一大對手。
王彌與石勒,畢竟同為匈奴漢國大將,石勒幹掉王彌,總得給劉聰一個說法。該怎麼跟劉聰解釋這事兒?
大將該死的最充分、最無可抗拒的理由,是什麼?謀反。石勒就上報劉聰說王彌欲謀反。
同級大將謀反,也輪不到你來處決!你以為你是一千多年後的袁崇煥啊!劉聰自然明白其中緣由,怒不可遏,派了一個使臣去詰問石勒專害公輔,有無君之心。
然而,也僅僅是發洩一下情緒而已,劉聰此時已無力駕馭石勒。不久,已投降石勒的西晉名將苟晞、王贊試圖反水,也被石勒處決。
2.樹高千尺得有根
幹掉王彌後,石勒於311年10月第二次率兵向南方進軍。前面已有所敘,石勒在311年正月的時候,已攻打過一次南方,可旋即北還。這次再次攻打南方,向南方活動於江淮一帶,後屯兵於葛陂四個月左右,於312年2月再次北還。
這一圈轉轉打的,令人眼花,目的何在?
在葛陂四個月期間,石勒曾經興修土木,勸課農耕,臨時任命了地方官徵稅派餉,並且製造戰船,準備進攻偏安東南的西晉殘餘勢力,直搗司馬睿的老巢建業南京。但為什麼跟上次一樣,再次揮師北上?
其中緣由,可從劉琨的《與石勒書中窺見端倪。
當初石勒被掠賣於茌平時,與母親失散。幷州刺史劉琨得知石勒母親及侄兒石虎的下落後,派部下護送他們找到石勒。
當時的石虎,還是一隻可愛的幼虎,後來,慢慢變成了一隻殺人不眨眼的變態殘忍惡虎,不僅將石勒兒子殺光,自己的兒孫也屠殺殆盡。這點後敘。
劉琨同時帶給石勒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話:你發跡河朔,席捲兗豫,飲馬江淮,折衝漢沔,雖自古名將,未足為諭。所以攻城而不有其民,略地而不有其土?周流天下而無容足之地,百戰百勝而無尺寸之功,將軍豈知其然乎?
劉琨信中說石勒“飲馬江淮,折衝漢沔”,即兩次向南方進軍,信中提到,石勒雖然所向披靡,可沒有固定的根據地,無根據地和人口,也就無立國之本。
500多年後,有一個起義軍首領,麾下士兵最多時高達60萬,並且一度佔領王朝首都,實現了“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宏願,可以說離接管世界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