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那個時候,戰亂,很多人都吃不飽肚子。謝家來了,他們家哪怕米缸裡沒多少米了,還是把糧食省出來給謝家人吃。
最後餓得,他親姐差點就餓死。
他也是因為家裡實在窮得揭不開鍋了,紅軍來的時候,他為了一口吃的,跟著紅軍走了。
那個時候,哪想那麼多,只要能吃飽肚子,就算死在戰場上,又怎樣?
他非但沒死,還在戰爭中洗禮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那個時候他不常回家,也不敢回家,怕給家人帶來危險。
後來,阿孃寫信過來,說兩人商量著,給他和謝小芳訂親,到時候讓謝小芳過來找他,生個兒子,他們二老也好放心。
他又怎麼可能會願意?
他那個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愛情,眼裡就只有把倭寇趕出國土。
就回信拒絕了這個提議,也讓他們別想一出是一出的。山河不全,他不結婚。
後來,他遇到了宋思寧。那個時候宋思寧是戰地醫生,他受了傷,被抬到後方醫院,是她照顧得他。
他傷好後,就去前線了,也沒有想過能夠再遇宋思寧。
再一次遇到她,是解放前,那個時候宋思寧已經結婚了。
還生了兩個孩子。
丈夫在一次戰役中,犧牲了,她帶著兩個孩子,十分的艱難。
她的丈夫,他認識,是跟他同一年兵的。
後來在組織的介紹下,他和宋思寧組建了革命家庭。
他視兩個孩子為己出,從沒覺得她嫁過一次人,就比別的女人差。
可是阿孃不同意。
覺得他不應該娶一個寡婦,更甚至罵他,為了反抗她想他娶謝小芳,就故意娶了個寡婦。
他跟阿孃說,自己和妻子之間是愛情,不是她想得那樣。
阿孃卻一直都不待見妻子,一直到現在,依然不待見。
他們夫妻結婚五年,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妻子在那次生產中大出血,他就不再讓她生了。
他們有一個女兒就夠了,兒子不兒子的,有那麼重要嗎?
再說,誰說他沒有兒子?
建國建軍不是他兒子嗎?
他知道,阿孃怪他。
更因為謝小芳被土匪抓了,說是因為他的原因才被抓的,阿孃就一直內疚。
就想要補償。
蘇伯義每一次勸她,她都不聽,還在堅持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阿孃,我都不止一次跟你說了,謝小芳的死,和咱家沒關係,你就是不信。還一直相信姨母說的話,認定了是我辜負了她,才致使她遭遇到不測的。」
因為他們是站在走廊上,蘇伯義不敢說得太大聲,怕引來別人的注意,就小著聲說話。
蘇阿婆沉默了下來。
沒有說蘇爸爸說得對,也沒說不對,就這樣站在那裡,不再去攥蘇阿公的手,但也沒有說話。
蘇伯義道:「阿孃,我知道你心裡難受,謝儷是一頭白眼狼,她不只搶了恬恬的未婚夫那麼簡單,她還想害死恬恬。」
如果換在這之前,蘇阿婆聽到他說謝儷要害死恬恬,肯定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但這會,親眼看到謝儷想要搶恬恬的未婚夫,她不得不信。
蘇阿婆張了張嘴:「她……怎麼能這樣?」
她對她那麼好,她怎麼能這樣對蘇家?
她是因為遷怒,對恬恬不太用心,但那是她孫女,親孫女啊。
她自己可以打可以罵,卻也不允許別人背著她,偷偷地搶了孫女的丈夫。
這是人品問題。
虧她以前還覺得,謝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