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玻璃(第1/3 頁)
琉璃廠坐落在惠民藥局的附近,離惠民藥局十來裡的路程,當初批的上千畝的土地這時候也派上了用場,夠大。遠點也沒關係,到現在折騰了這麼久還一百畝的土地都沒用上。
農曆二月十七,黃道吉日,琉璃廠正式掛匾。
天公作美,日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吉時已到,鞭炮齊鳴,府尹鄭沂言手書玻璃廠的牌匾正式懸掛了起來。
圍觀的人群發出陣陣響聲,也不知道這麼偏的地方哪來的這麼多圍觀群眾,或許看熱鬧是人們的天性吧。
當然其中也有應天府的屬官,兄弟單位的同僚,惠民藥局也譴來了人手前來捧場。
熱鬧看完,眾人很快散了個乾乾淨淨,鄭雄和一眾同僚走近玻璃廠的大門。
參觀了下玻璃廠,安排了同僚,鄭雄和玻璃廠的工匠簡單的開了一個會議。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玻璃廠正式掛匾成立了,這只是開始。我們不是琉璃廠,你們也不只是匠戶,你們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打造玻璃,造好了玻璃,人人有賞,不說大富大貴,讓你們安居樂業絕對不成問題,我鄭雄今天的這番話就放在這裡,他日沒有做到,你們可以隨時來找我。”
套路不變,就是畫餅,自古套路得人心,百試不爽。
這不,臺下的的掌聲就是最好的答覆,現在的人們要求真的不高,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不說遠的,一個月六百文的工錢就足夠生活了。
會議結束就是乾飯環節了,鄭雄已經包下了這附近的一座小酒樓,鄭雄和一眾同僚去了包廂,沒品級的就在大堂吃喝,現代古代都一樣,階級從來都存在,鄭雄也改變不了什麼。
吃好喝好,第二天正式開爐,吃過一頓大餐的人們今天很是賣力。
第一次造玻璃流程並不複雜,有幾人還有琉璃廠的工作經歷,玻璃廠也是仿造的琉璃廠,照葫蘆畫瓢。
琉璃廠的琉璃主要就是仿玉石,加很多雜料向玉石靠攏,也是走偏了路,錢財掌握在統治階級,整個社會的財富就這麼一張大餅,分完了又沒有開源的方法,階級固化之後,也就只剩玩了,仿玉的琉璃就受到資本的青睞,與玻璃也就漸行漸遠。
鄭雄要做的就是去除雜質,越純淨越好。
第一爐開爐也不標新立異,就用造琉璃的法子,本質上就是沙子加上一些碳酸鈣發生的化學反應,也不新增別的東西,直接開造了。
很快,高溫煅燒之下,沙子的形態發生了改變,看到差不多了,老師傅就將溶液倒入了一旁的模具,用工具壓成板狀,等待冷卻。
第一次開爐只要成功就行,沒那麼多要求,冷卻完後的玻璃帶了點青綠色。說是玻璃也行,畢竟和琉璃分道揚鑣了,只是達不到後世的透光度。
鄭雄拿起玻璃走到外面,對著太陽看了一下,透光度不是很高,比後世的啤酒瓶強點,強的有限。
跟在鄭雄後面的工匠微微有些忐忑,第一次,就怕搞砸了。
“還不錯,你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繼續提高玻璃的透光度,就以這個為模板,什麼時候能透過玻璃清晰的看見地面的東西,就算成了,到時候給你們發獎金。”
聽到鄭雄的回覆後,眾人鬆了一口氣,獎金更是刺激了一下眾人,雖然不知道多少,但是眾人的熱情還是有所上漲,大聲回道。
“是”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就是不斷的實驗,加上鄭雄給的方法,調整各種新增物的比例,透光度還是提升了不少,不過都沒達到鄭雄的要求。
鄭雄雖然不急,有些準備還是要提前做的,比如說打磨透鏡,積累一些經驗。
又招了一批人,專門打磨,把這些半成品的玻璃全部拉過來打磨。
幾天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