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李心潔當然算不上最出色者,幸運的是她扮演的角色與其他譁驚鬼片不同,非常有難度,令她有得發揮。由失明到復明的心理和外部表情都極到位,後來不斷見到鬼魂出現的表情動作也能帶動觀眾的恐怖情緒。至於《見鬼》本片亦有值得稱道之處,李心潔換上的陰陽眼有見鬼和預知未來的雙重功能,由此引出泰國少女因擁有預知能力卻無法阻止災禍而無望自殺的悲劇,這一頗有前世今生意味的詭異故事,被初執導筒的彭氏兄弟拍得層層推進、如剝細絲,還算及格。另外,該片雖然文戲的拍攝技巧欠奉,但出身剪接的兩位導演對恐怖情境的渲染卻極見功力,比如透過李心潔的主觀視點拍出許多古怪鬼靈和最後大災難的電腦特技,都有很強的驚悚效果。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忽魂悸魄動 恍驚起長嗟……香港恐怖片縱覽(6)
五、驚悚片近期“新意誠”佳作
香港的恐怖片發展到2000年之後,還能有什麼變化新意?或許羅志良的《異度空間》和鄭保瑞的《熱血青年》還能給觀眾帶來些希望。這兩位新銳都以驚悚片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青年導演獎的提名,結果羅志良憑藉《異度空間》得獎。
其實《異度空間》雖然拍得頗有恐怖效果,可惜卻未見新意,以陰森靜寂的氣氛營造鬼魂突現的驚嚇畫面以及女學生鬼魂糾纏張國榮的造型動作,都能從日本鬼片中找出淵源。不過,《異度空間》的創新高明處在於探討了人、鬼和精神錯亂三者之間的關係。正如心理醫生張國榮所講,世間根本無鬼,皆是心魔作祟。因此,影片前半段林嘉欣被鬼嚇,張國榮後半段被鬼逼的驚悚畫面皆是人心理受傷世界的投射,鬼的鮮明形象只是人不快心事的偽裝而已,這似乎又來源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說,而我們亦可將《異度空間》看作是“疑心生暗鬼”的一次形象示範作品。
與《異度空間》強調對鬼進行科學的心理分析不同,鄭保瑞的《熱血青年》則是純粹的驚悚鬼片,該片出現的心理醫生甚至是被否定的反面角色。再者,與鄭保瑞上一部大受好評的《恐怖熱線之大頭怪嬰》主要靠渲染恐怖氣氛和有意模仿西片《女巫布萊爾》相比,成本相對較高的《熱血青年》除了能繼續大玩恐怖氣氛外,更加註重了對視覺效果的經營,令觀眾神經始終無法鬆懈。至於情節,雖然仍是冤魂、厲鬼、害人的傳統鬼片套路,但主題意念卻完全突破傳統世俗因果報應的價值觀,影片中三位青年好心捐血救人,誰知竟招致被救人女友鬼魂的忌恨,怨他們多管閒事,令自己與男友陰陽分隔。結果任何人都對那女鬼束手無策,她的陰謀亦最終得逞……怨氣無法化解,好人最終喪命,如此偏執冷酷,自然令觀眾感受到絕望的恐怖,難怪《熱血青年》被人稱作近年來最驚悚的鬼片了。
至於2003年的《古宅心慌慌》,則是鄭保瑞迎合觀眾拍出的一部“裝神弄鬼”的驚悚喜劇。儘管導演動用了幾乎所有恐怖片的驚悚元素及噱頭,氣氛營造得相當嚇人(足以羞煞《凶宅幽靈》的內地導演阿甘),但終究給充斥影片的輕鬆笑料沖淡了許多,更何況電影最終只是個“人嚇人”的鬧劇呢?
這兩年,羅志良和鄭保瑞繼續出擊,先後拍了《救命》和《怪物》。兩部影片題材與神鬼無涉,故事均佔個“奇”字,一個“偷腎”,一個“偷子”,但若論導演風格轉變,又以鄭保瑞變化最大。《怪物》對社會的控訴,直面“怪物”的悲慘遭遇,最後驚悚氣氛反被煽情弱化,與鄭保瑞之前《大頭怪嬰》、《熱血青年》的冷酷無情大相徑庭。
六、彭氏兄弟獨木難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